
四块银元
文/李芙蓉
那时候,我在基层派出所,是个真正地“假警察”。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干着警察的活,行驶着警察的权力,却没有警察的身份。真是幸运,那时打假怎么没打到我呢。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这是我们家乡人见到家乡人常说的一句话。前一周见到父亲的老乡同事张叔,他来派出所办事,他还认出了我,我很快地给他办好,老人满意地走了。
没过几天他的老婆,我叫张阿姨的胖女人来了。平时和她只是认识见面了打个招呼,没有过多的交往。她一进门,看到我,眼泪就不住地往下掉,我急忙走出柜台,她拉着我的手,哽咽着说,“小李,你张叔死了,我咋办啊,难活的”……说着,忍不住哭出声来。
我一惊,实在有点不相信:“该不会吧,张姨,好象前几天我还见到张叔了,他来这儿开证明了。”
张姨刚擦干的眼泪又象断了线的珠子一样滚了出来。“没错,就是来过这里的第二天,上楼时,一头栽倒楼梯上没醒过来,就走了”。
我的眼睛顿时湿润了,因为自己也曾忽然间失去了亲人。我强忍着眼泪说:“太突然了,好端端的一个人,咋这么快就走了呢”?
张姨说:“就是啊,连句话都没留下,都没让我伺候一天就走了,儿子还没招上工,天都塌下来了,你说他死的不是时候啊”。
我不想张姨再提起往事,就问道:“张姨,你今天来有什么事吗”?
张姨讫求的眼神看着我:“我有个重要的事情,小李,无论怎样,你得给我帮个忙,我以前来过,你没在,给他们说了,他们说不行。”说着,张姨又开始抹眼泪。
我一头雾水说:“张姨,啥事啊”?
张姨说:“儿子找了个农村媳妇,想把她的户口迁过来,可是你张叔这一死,啥都不好办了,上次我来你们里面的人说:“迁回来都没工作,谁养活啊”?就这一句话,我伤心了几天,不管谁养活,反正我又不让你养活,你给我办事就行了,吃的不多还管的多。”
我听明白了张姨的来意。连忙告诉她转户口所需要的证件,哪个证件在哪个部门办都交待清楚,怕她记不住,又一条一条写到纸上,并告诉她尽快办好了交过来,要不然错过了每月10号审批的日子,就得再等2个月。
张姨千恩万谢的走了。
大概一周的时间吧,张姨办好了所有手续,按时交了过来。她又愁眉苦脸地说:“小李啊,你可帮了我大忙了,我不会亏待你的,还有个事你还得帮个忙。”
我说:“你说吧,张姨,能帮上的尽量帮”。张姨将我拉到墙角,神密地对我说,儿媳妇最近可能怀孕了,你还得帮忙先把医保给办上,万一到生孩子的时候户口还办不下来,可就麻烦了。”
我当着她的面立即打电话向好友求助,好友当时便答应了:“一般情况下,必须有本市户口才能办理,但介于这个特殊情况,那就先给办上,等户口办好了再来补上。”张姨高兴地走了。
我整理好档案按时上报,等月底的时候局里已经批了下来,准迁证随之而来。当我打电话告诉张姨这个好消息的时候,听她的声音不对,才得知她生病了,在吃中药。我说那我给你送过去吧。问清了她家的地址,下班路过给她送了去。进门一股浓浓的中药味,我放下准迁证,连口水都没喝就匆忙去接孩子了。
张姨领着她的儿媳妇一块去落的户口,并顺利办理了身份证,她没有问我准迁证要不要钱,我也不好意思说,就几块钱嘛。一切忙完了,张姨又叫我出来一下,因为当时办事的人多,我随张姨来到门外,她往我手里塞了几个硬棒棒圆圆的东西,张姨说你留着做个纪念。我一看,原来是四块银元,上面有袁大头的像,这个我认得。我从没拿过人家的东西,何况张姨经济并不宽裕,怎么能要熟人的东西呢,还这么贵重的。我心里忐忑不安地推让过去,张姨说,你别嫌,一定要拿上。
后来,我把四块银元拿给母亲和哥哥看,他们都说,这是假的,留着做个纪念吧。
作者简介:
李芙蓉,网名芙蓉,1973年9月生,甘肃民勤人,现居甘肃省金昌市,作协会员。喜美食,爱文学,业余坚持写作,作品散见于《金昌日报》等报刊、网络,组诗《最美情缘》获第三届中国民族文学论坛优秀诗人奖。心态阳光,热爱生活,感恩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