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失败的英雄
文/刘熠晗
拿破仑曾说:“人生的光彩不在于永不失败,而在于能屡仆屡起。”正如其所说,英雄不一定有多令人瞠目的功绩伟业,英雄也可以失败。
正如历史上的英雄形象有“江山不负英雄泪,且把利剑破长空”;亦有“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更有“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时过境迁,对英雄的定义也应为其奋力拼搏逃离苦海的过程,而非他的终点之耀眼。
英雄不是神,失败也难免。“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并非人人都是完美的,都能事事顺心。战国时期越王勾践在吴越大战中败得一塌糊涂,这算其人生中的一个污点(虽然他后来又赢了)。在我看来,英雄不是无过,而是他的闪光点被放大了而已。
英雄会正视自己的失败并吸取教训。西楚霸王项羽在江东战败后,自觉无颜面对江东父老便自刎乌江,在江边结束了自己的传奇一生。这也是为什么堂堂西楚霸王只是成为了后人叹息的对象之原因。正式失败,勇于挑战自我才能成为真正的人生赢家。与项羽截然相反的便是桑地亚哥。老人桑地亚哥即使输给了鲨鱼,输给了海洋,但他在一次又一次的斗争过程中学会了如何致命鲨鱼,故我称其为英雄。
除了会正视自己的教训,英雄不会展现自己的垂头丧气。对待失败,英雄的独特之处则为其不会因困境而心生畏惧。《明朝那些事》中提到:“所有懂得畏惧并最后战胜畏惧的人都是英雄。”英雄不是没有脆弱的时候,只是不被脆弱征服罢了。人们对英雄的固有印象,或许是《复仇者联盟》中具有超能力的人物,或许是《三国演义》中义薄云天的关羽。他们无忧无惧,他们不屈不挠,他们所向披靡。现实中的英雄,可能没有这些人物的传奇,亦没有他们的超凡能力,却依然能够震撼人心。英雄,就是普通人拥有一颗伟大的心。
老人与海中有几处令我十分动容:老人出海时经常会想起男孩,也经常会有心理斗争。其实他和聂赫留朵夫一样,内心都有一个魔鬼在劝他们退缩,劝他们放弃。这是老人内心的独白,是他面对失败的消极面、懦弱面。但他仍然战胜了畏惧,战胜了自己。又如在获得希望后的玛斯洛娃,她为自己斗争,为事业斗争,尽管她曾经堕落过,畏首过,难道她就不是英雄吗?
历史上,欧洲中世纪的文艺复兴。在文化遭受腐蚀的时期,有一批思想理性的文人学者勇敢地挺身而出,扛起了欧洲文化复兴的重担。他们畏惧过后果吗?我想有过吧,但更重要的是烈火中布鲁诺的微笑;日日夜夜呕心沥血后但丁的一万四千行;枪火与礼炮后文学、人性的高贵。在中世纪无边的黑夜之中漂泊,他们翻开了欧洲文化的新篇章;在宁静的文化废墟中,不畏流言与宗教权威,他们复兴了有温度的诗与歌的盛堂。他们亦是浴火重生的英雄。
现今,“英雄主义”之风盛行。何为“英雄主义”?英雄主义实则为对于在理想和失意现实面前的指引。它不单单只是欧美民族大力提倡的个人独秀,而是个人追求。英雄主义所展现的精神,不仅仅是面对成功,更是面对挫折的精神状态。生逢盛世,更要求我们不畏艰难勇往直行;失败当头,不放弃自己的理想,人因梦想而伟大。这是“英雄主义”对于我们中国青年的时代意义。
作为我们个人,《月亮与六便士》中提到:“追求梦想便是追求自己的厄运”,在遍地都是六便士的街上他抬起了头看到了月色。年轻,是寻找英雄、追随英雄的时刻。我们也须与毛姆一样在自己失败的经历中找到努力的方向。即使不是人人称赞的伟大英雄,那也要成为自己心目中那个超级英雄。
英雄的剧本比凡人注定更吸引人,不只因为英雄有着多姿多彩,掌声和鲜花围绕的人生,更是因为其告诉世人,生命的柳暗花明,生命中的不可预知。也许在那个月光摇曳的夜晚,英雄会提着酒壶,耍着花枪,刺向长虹,刺向自己的未来。
又有谁会说满身污泥的不能算英雄呢?又有谁会去承认只有站在光里才算英雄?我偏景仰那身创重伤却仍有决绝目光的战士,那倒在黑暗中却不留遗憾的英勇者。
萧萧月光,一片废墟下,仍有人抬起了头。他是谁,是失败的英雄。
作者简介:
刘熠晗,我是一名来自浙江杭州的高二女生,现就读于杭州未来科技城学校。平时便热爱写作,有自己原创的小诗,小说还有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