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思我的母亲
——写在母亲去世十五周年
文║康建勋
母亲是一个不可替代的神圣称号;母亲是无数人心中永远敬仰的代号;母亲也是每个人今生今世不能忘却而永久封存心底的圣号。母亲是平凡而伟大的,母亲是朴实而辛劳的,母亲是我生命孕育、来到人间、快乐成长的圣洁摇篮,母亲也是每个人心灵启迪、智慧发源和人生教诲的第一大师……啊!母亲!
我的母亲随着时光流逝,不知不觉已经离开我十五个年头了。这些年来,我一直在深情地缅怀着母亲,总觉的母亲时时刻刻地陪伴着我。特别是在每年的几个重大祭日来临之前,在我的心里,在我的梦中总会不时的闪现出她的音容相貌:好像是劳作、好像是操持家务、好像是在叮咛着什么……那种隐隐约约活灵活现,一刹那间心灵感应的镜头,每次都让我心里暧融融的回味无穷。而每一次这样的闪现和心灵感应,让我总觉得是母亲从天堂的那边远道而来看望我及家人了,让我思念母亲的情怀陡增,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母亲在世时,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热情、纯朴、勤劳、善良。在我的记忆中,她能给我们大家族评判一些事情的对错,让一些棘手的家务事妥善处理;经常给生活困难的左邻右舍实物施舍,让他们的困难得以解决;对于家族中偶尔晚辈们闹意见、两口子争吵等大小事情,她每一次都会疏理协调,耐心劝导,让他们和好,在吵闹过后又成为一个完整的家。母亲多少年来一次次的妥善处理这些林林总总、大大小小的事情,在我们大家族中和村子里面是有口皆碑的,至今还让那些上岁数的人经常念叨。
从我记事起,母亲一直是体弱多病,大病没有,小病不断,在步入老年生活之前总是药不离口。尽管如此,她总是尽己所能,把一家人的生活安排的井然有序,就是在当年物资极度匮乏的非常时期,也能精心打理,把一大家的光景操持的像模像样,让每个子女健康成长,让每个子女读书识字,让每个子女成家立业。母亲虽然大字不识一个,但在她的骨子里面有股刚强的力量,那就是:自己一辈子是睁眼瞎,再也不能让自己的儿女们耽误了上学,哪怕再苦再累也要让所有的子女必须读书学习,成为有文化的人。所以,我们姊妹弟兄八人在入学年龄时都进入了学堂,大姐大哥上完了初小和小学,剩余的都读至中学,这在我村及周边村里还是一件稀罕事。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已经上中学了,母亲的身体在许多生活压力逐步得到解决后,有了极大的好转——身子骨变硬朗、走路有精神、吃饭有胃口、也不用常年吃药了。还能下地干活,做些力所能及的营生,我们全家人感到很欣慰,也很幸福!母亲总算脱离了病魔缠身,能精精神神的安度晚年了。
在我1980年10月份上中专和1983年8月份参加工作后,遇到星期天和节假日,总想回到我朝思暮想、生我养我的家,更多是急着见到我的母亲。那种回家的感觉真是无以言表的。每次回家探望母亲,她总是高兴的像小孩子似的合不笼嘴,对我嘘寒问暖,问这问那的,生怕我在生活中和工作中有什么闪失。在寻问中又手脚不停地给我做出一顿可口的饭菜。那种母子亲情的交融和家的浓厚味道太让人惬意了!至今也让我回味无穷。每次我离别母亲的时候,腰背略显佝偻、身体偏瘦的母亲,总是用她那颤危危的步伐把我送到大门外,也总短不了问我下次回家的日子,眼含泪花目送到看不见我的身影为止。像这种母子血肉的依恋之情和深深的眷恋感情,一直到我成家之后和父亲去世后的第二年就不再存在了,这将是我一生的思念和遗憾!
因父亲晚年的后十年里,由于终生劳作,体力透支,导致年迈之后行动不力,再到去世前三四年的卧床不起。这样,父亲的生活大多由母亲来料理陪伴、相依为命,从而使母亲在尽力体现她与父亲一生相濡以沫、白头偕老的真情和半个多世纪两人漫漫人生结合的晚年时光,不分昼夜的服侍,把母亲本来体弱的身子极大地损耗。尤其是父亲1997年5月份离世一年后,母亲因为悲哀和体力不支,一下子变得思维混乱,意识不清,有时连熟人都不认识。大夫说这是典型的老年痴呆症(阿尔茨海默症)。就这么清醒糊涂参半,艰难的度过了最后生命尽头的三年。在此期间,不管我是白天还是黑夜回去看望母亲,她都能认得我并喊出我的乳名。这些症状的出现,让我们做儿女的真没想到,也终生愧疚:为什么老父亲在世的最后几年中,我们不能替换母亲去侍候父亲呢?替母亲减少些年迈后的体力劳作呢?我虽然每年都能抽空回家十几次,也能替母亲干点服侍父亲的活儿,但比起母亲常年相伴昼夜操劳就相差太远了,我只是尽到了一位做儿子的绵薄之力啊!在这方面,使我这么多年来一直不能原谅自己,不能很好的对母亲尽孝的终生纠结所在。
2002年7月16日(农历六月初七),是我再也见不到母亲和我开口说话的痛心的日子,也是我一生最悲哀的日子——我的慈母寿终正寝献世离我而去。悲恸、哀伤、沉痛之情油然而生,一个给我生命、最疼爱、最关心我的人从此不再复生,作古长眠,鹤驾升仙了!我将永远失去了一个有母爱的温馨的家了,失去了我心中最伟大的母亲!
今天,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也是母亲仙逝十五周年的祭日之前,我饱含深情,眼含热泪,心存悲痛和缅怀之情,提笔遐思,把我多少年来日夜想念母亲的一些情节,暂作一录,留给我今生今世永远思念母亲的广袤思绪空间。
母亲虽然和我阴阳两隔两重天,但是,思念母亲的心情随着日月的推移和自己年龄的增长而没有一点点削弱,反而愈发强烈!这可能是我这个人真切人性的最大的本能的体现吧!
哎!在我过去生活紧迫、工作繁忙时,对待母亲的生活却心有余而力不足,总是觉得忙,一年抽空回去几趟而已,去应世人,去了却自己的奉母心愿。而现在,日子好过了,时间也相对充足了,母亲却永远的离我而去了,这是人世间多么揪心的事啊!“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时光飞转,时不我待!普天下做儿女的都要合理安排时间,忙里偷闲的去奉孝自己的双亲吧!再不要找任何借口,去敬老养老,尽善尽孝,把做儿女们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和孝顺之道,都尽力体现在老人们在世时、精明时、需要时,多去和老人们享受人间的天伦之乐吧!也不要找哪种理由,不去对老人尽心尽力的负责做子女们应该去做的一切,否则,你会遗憾一辈子,你会良心受谴,也会给自己的后代留下活人做事、应世尽孝不到位的负面影响。
愿我的母亲在九泉之下安息吧!我将永远不会忘记您的——我的母亲!
2017年3月27日(二月三十)
于东升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