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职16年,漯河市中级人民法院督察室干警宋俊涛先后工作于法警支队、机关党办和督察室,不论角色如何转变,他始终尽职尽责,用实干诠释当代法院干警的担当本色。
数据无言,荣誉为证。在督察室奋战的7年来,他整日埋在成摞的资料和案卷里,起草各类文件100余份,处理信访举报300余件;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多次被授予 “个人嘉奖”“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督察室里的“百科全书”
督察室的同事都知道,没有宋俊涛完成不了的工作,也没有他找不到的执法执纪依据。多年前的文件、极为生僻的规定、外地某个典型案例,OA系统里没有的、互联网上查不到的,问宋俊涛就一定能找得到。这些,都得益于宋俊涛特别能“存货”:他的文件柜、衣柜,满满当当全是分门别类的资料和案例。当前辈退休时,别人帮着搬书,他却忙着整理前辈过往的文件……对他来说,这是他“百科全书”的注脚,更是他努力工作的底气。
信访接待室的“和风细雨”
信访接待故事多,但关于宋俊涛的故事一定是理性又温情。一次,一个案件当事人在法院门口要求见领导反映问题,宋俊涛到现场后第一时间安抚当事人情绪,引导其到信访室坐下来慢慢表达诉求。当事人得知宋俊涛只是一名督察室的普通干警后极其不满,宋俊涛却不急不缓,温和而坚定地说:“找领导无非是想解决问题,你先看看我们能不能帮你解决!”当事人情绪激动地表述着,宋俊涛就认真地听着,听完发现反映的问题的根源是对判决结果的不认同。此时,宋俊涛耐心释法解答,告诉当事人接下来要准备什么材料、该如何实现诉求……临走时,当事人深深鞠了一躬,说“谢谢恁,刚才是我对不住了!”
同事眼中的“贴心暖男”
宋俊涛擅长“攻心”,他的话,不仅当事人愿意听、听得进,同事们也常常主动找他谈心。每每此时,宋俊涛无论多忙,一定会放下手边工作,细心地与同事进行工作、生活的交流,让同事感到心里暖暖的,不好的心情也得到了缓解。
16年来,宋俊涛作为督察条线的干警,虽没有审判台上的荣耀,但他日复一日地把每项工作以“求极致”精神做到最好,以最昂扬的精神状态、踏实有效的工作作风,默默诠释着新时代一名法院干警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