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颜真卿(709—784,一说709—785),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砖埠镇常桑杭村)。唐秘书监颜师古五世从孙,司徒颜杲卿从弟。唐代名臣,书法家。
734年,颜真卿登进士甲科,曾4次被任命为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但因刚正不阿,耿直敢言,屡遭权臣排挤。
753年春受杨国忠排斥,被贬黜到平原(今属山东)任太守,人称颜平原。
755年安史之乱时,颜真卿与代理常山太守的从兄颜杲卿联络,共同起兵抵抗叛军,附近十七郡相应,被推为盟主,合兵二十万,迫使已攻下洛阳,准备进军潼关的安禄山分兵回师。后至凤翔,被授为宪部尚书。
唐代宗时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
784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叛乱,奸相卢杞欲趁机借李希烈之手杀害他,便派其前往劝谕。颜真卿为早日平息判乱,毅然前往,他面对李希烈的威胁利诱,不屈不挠,正义凛然,慷慨陈词,终被缢杀。遇害后被追赠司徒,谥号文忠。
颜真卿书法精妙,擅长行、楷,所创“颜体”楷书,对后世影响很大,被称为“楷书四大家”之一。又善诗文,曾著有《韵海镜源》《礼乐集》《吴兴集》《庐陵集》《临川集》等,但均佚。宋人辑有《颜鲁公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