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家书与家风家教家训有着密切的关系。
家书是表达真情实感的载体,也是家风家教家训的重要形式。家风是家庭精神面貌的体现,家风源于家教,家教融入家风。
家风作为一种润物无声的力量,是社会风气的涓涓细流。
我在主编《叶培元家书》的过程中,多次校对并清样,一字字、一句句通读父亲的137封书信,深感家书里饱含着家风家教的丰富内涵。
一是珍惜时光,学有成就。
父亲书信中对我们说得最多的是如何珍惜时光,勤奋学习,钻研技术,学有成就。
如:“要像陈景润那样,钻进去,钻入迷,才能学到真东西。不愿付出艰苦劳动,想出成果,只是幻想而已。”
“学习不能来半点虚伪。本职工作也要搞好,这就要求科学地安排好时间,科学地利用好一切时间,这就要把时间以分秒计算不能浪费。”
“再次希望你要加强学习、自修,不管考不考大学,都要学习,钻研技术,千万不要浪费了大好时光。”
1977年高考制度得以恢复,我那时刚到武钢参加工作,正在湖南湘潭的工厂实习。父亲给我接连写了多封书信,表达了他对恢复高考的由衷高兴,希望我尽量参加高考,还给我寄了高考复习资料。
1979年,我参加了高考,虽未能如愿,父亲又多次写信,鼓励自学成才,还多次在书信中夹些他读过的报刊好文章,以激励我在搞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自修文化课程、学习科学技术知识。
从那时起,我坚持自学从未间断,工作之余自学文化、外语和技术知识,工余时间翻译从国外引进的天车等设备操作系统文字,给车间职工上英语课等,1982年被授予“武钢青年标兵”称号,还推荐参加湖北省青年自学成才大会,并当选为湖北省青年自学成才协会副理事长。
从那时起,我虽然4次上党校,虽然从工厂一线到央企总部,但业余时间仍然坚持读书学习和写作,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使学习有所成就。
二是艰苦奋斗,勤俭朴素。
如:“艰苦的环境才能锻炼人、磨练人的意志。要有吃大苦耐大劳的精神,决不能追求生活上的安逸和享受。”
“现在是刻苦造就自己的时候,不是讲吃穿、讲享受、图舒适的时候。”
“要永远保持劳动人民本色,这话并不过时,永远适用。”
三是品德修养,严格自律。
如:“对待生活要严肃、谨慎,尤其是在道德品质方面要千万注意,要特别严肃。否则,一失足成千古恨。”
“你要加强党性锻炼,要看到自己的问题,才能得到提高。应当在生活的实践中发现自己的短处,学习人家的长处。”
“你思想上不能有任何自满自足的苗头,要时刻注意、时刻检查、时刻警惕。”
四是锻炼身体,杜绝陋习。
爱护身体、注重锻炼、杜绝陋习是他在书信中提得比较多的。他对我的长期鼻炎、头痛状况不断提出警告,对我习惯于熬夜等习惯不断提出劝告,对我不愿起早床锻炼身体不断提出建议。
他始终强调,要养成早起早睡的良好习惯,要长期坚持体育锻炼,要保持心情愉快,饮食要吃饱吃好,小病要早治、无病要早防。
他还在信中对我说:“理想的人生是品德、健康、才能三位一体的人。望你多多思考这句名言,力争做一个三位一体的人。”
以上四条,既是父亲对我的期望和要求,也是他自身家风家教家训观念的体现。
编家书,感受家风家教家训的丰富内涵。我深深以为,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承优良家风美德,就是要以规立家,廉以修身、勤以养德、俭以持家;就是要以严治家,教育子女自立自强,告诫亲属自尊自爱;就是要以德为家,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养成健康的生活情趣,让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心系家国成为我们崇尚的美德。
叶少雄简介
叶少雄,男,大学本科学历,武钢高级政工师,先后在武钢党委政策研究室、武钢有限责任公司、武钢集团工作,曾任湖北省青年自学成才协会副理事长、武钢青研会副会长,在《工人日报》、《中国冶金报》等媒体发表通讯、论文、散文等百万余字。还作为志愿者,担任武汉园博会园长,并主编《我来了,我是园长》一书。
征稿启事
各位作者,我们海内外文学联合会向全世界作者征集稿件。我们分普通稿件,月征文稿件,年征文稿件,新的一年我们将举办世界级文学作品评奖,奖金非常高。欢迎朋友们投稿。投稿地址,加微信snbm5828。加微信时必须告知是投稿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