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霜降日的一点诗话
作者:杨忠敏
霜降,是秋与冬交替的时节。季节的转换,对农耕为基本生计的国度来说,自然是很重要时间节点。
季节转换,最显著的是天象物象和日常生活的种种变化。“桃李与荆棘,霜降同夜萎”,这是诗人白居易笔下的霜降日。一夜霜来,无论是高大乔木,还是蔟拥的灌木,或是花花草草,叶子挂上厚厚的一层白霜。太阳一出,气温又升,这一热一冷、一冻一消,一个萎字,写尽霜杀万物的景色。
宋代的叶梦得写到“霜降碧空静,秋事促西风”的景象,抓住了天地间此时那些独特的变化:碧空静、秋事紧、西风急,真也是,清秋时节,碧空万里,农人忙着秋收秋种,一阵西风吹来,送来阵阵寒意。六十多年前的关中道,那时气温低,社员们清晨挖包谷杆,一抓一把冻霜。中老人出工要披夹挂棉御霜寒。民俗也有“十月一(指阴历),棉裤背褡穿齐备。”这是说,这是开始换装的时节。 
同样时日,不同人生不同境遇会留下不同的印记。唐代诗人刘长卿在这个霜降日留下了“霸降鸿声切,秋深客思迷。”鸿雁南飞,一声凄切的鸣叫,令羁旅异乡之人生出无限惆怅。暮色里,听到过雁鸣长空的人,会对那种长长的凄唳之音难以忘怀。遇此情景,浪迹天涯的人很容易泛起思乡情愁。 
一九三五年十月,红军长征战至云贵高原的大娄山娄山关,一战大胜,突破娄山关天堑。十月的云贵高原,已经寒气逼人,万物肃瑟。伟人留下了《忆秦娥•娄山关》这首情意豪迈、气势磅礴、踔厉奋发的词章。“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东方未晓,冷月悬空,北雁南飞,西风正紧,回眸战场“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这支英雄的队伍“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是战胜是重生,又是开始!这首词,其情的委婉深切,恸而不悲的情怀令人肃然起敬。写景的视角独特,用词冷峻诵读之间过目难忘。字里行间透出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自然使人联想到即使尔后还有严冬,必定春天就在前头。
作者介绍

杨忠敏,1950年出生,共和国的同龄人,经历过时代的风风雨雨。就个人来讲,沐浴着共和国的阳光,走过人生一段又一段里程。
军营里,最爱闻靶场上射击时飘出的硝烟味。最终,有幸走上血与火的战场。虽无前辈的艰苦卓绝,也不及先烈血沃中华,算是尽到一份固疆守土的责任。为祖国平安,站哨几十载,算是个合格老兵。
有幸在垂暮之年,生活在风清月朗,政通人和的好时代,常与战友们切磋互励,网上闲聊,真是人生之大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