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笔】
静
世上,说到静,我以为只有两种,一是自然界的静,一是人心的静。
自然界的静是相对的。狂风暴雨大作后,显示出特有的静,而且是它的规律。
人心的静,并非世人都能做到,有人心静如水,有人心躁如浮萍。选择哪种皆由性格决定。自然离不开自身的修养与学识,离不开良好的情绪和心态。
当你控制自己的情绪时,你就是优雅的。
当你控制自己的心态时,你就是成功。
在这八卦喧嚣,底线沉沦的浮躁社会里,能保持一颗“静心”,何等的可贵!
我是一个随和的人。
这绝非是自诩。我在闹与静中都适应,众人聚会倒觉得很热闹,有气氛。独居时的安静,我则感到宁静也是另外一种享受。
然而,我更喜欢静。
每次节假日放长假,别人打点行装去旅游,我却独自躲进京城远郊大山或密林中静坐。
当静下心来,仿佛全身心进行了一次洗礼,往日那些喧嚣和杂乱,人声鼎沸,车水马龙都跑到九霄云外,只有身边乌儿啁啾声和轻风吹树叶摇摆声,我的心随之静下心来。
当深吸了一口久违的新鲜空气后,闭目养神时,才深深地领悟到人生最高境界也是如此。
人必须是心静,唯有心静,才能进入一种“心静则身安,身心俱安则优雅,心静不浮,静心能豁达安逸”的妙境。
当我坐累了,在两颗树之间搭起吊床,休息片刻。我抱头仰望天空,万里晴空,高山耸立,我眼前如电影一幕幕在播放着……
失去的,挽留的,成功的,欣喜的,遗憾的,一段一段晃过,突然间,我在交友上按下了暂停键,开始了往昔的画面:
我这短暂的一生,从身边走过的人千千万万,而真正放你心上的且愿意花时间,花精力陪伴你与你一起哭,一起笑,一起坐在诲边看风起云涌的知己又有几个?
即使是有,也是缘分修来的。那是用你的善良,真诚,包容,怜悯而修来的一份缘,而这份缘有时会错过,有时又鬼使神差地遇到,正是上苍为你安排的一个惊喜。若干年后一路走来,你会发现所有的偶然里面,有着必然的因果。
我常想,在生命的长河中,我应以仰首看晴空的心境,为自己开辟一块安静的绿地,静下心来默默地耕耘自己追求的梦想,不为世俗所干扰,坚定自己定下的方向不回头地往前走。我自信,总会有一天激发出生命的潜能,用缤纷艳丽的生命之花,芬芳自己的岁月。
那才是真实的我。
我外地旅途中,对深山古刹都要进去膜拜。
虽说我不信仰佛教,但佛教的理论我信服。尤其是在教诲人们,在贪婪上是人的本性,或者说是人的阴暗面,依赖道德的劝说,文学上的说教,只会使人清醒一些,但从根本上不能解决问题。
此时的佛教用“万事皆空,万物皆无”来抑制人的贪欲。因为贪欲是万恶之源。
每当我进古刹庙后,让我首先感到的是静,然后是肃穆,圣洁,庄重。
面对高大的殿堂,我想,道家的练心练气是静,儒家的修身养性也是静,自然,佛家的六根清净更是静。
宁静是一种力量,心静是一种修养,至于如何思虑,那才是一种静下心的超然境界。
静与平衡是相对的。
静则平衡,动则失衡。
明白了这一点,我的心会平静地去面对生活。
(22.6月写11月修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