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煎饼小议
作者:孙明新
朗诵:田玲琦
七八十年代,煎饼在农家人的饭桌上,是上佳食品,一年四季都离不开。
熬上一锅小米粥,掸上一摞煎饼,再端上来一碗酱,准备几颗大葱。呲喽一口粥,吧嗒一口煎饼卷大葱抹酱,感觉挺享受的。

我家前院张大爷,过年吃饺子,也得吃上两张煎饼。说光吃饺子吃不饱。
农闲时,拣来几块砖头,在院里墙角盘起一盘大鏊子,一摊就是好几天。边摊边摞到圆型平底的柳条筐里。
生产队拉磨的小毛驴累得天天汗流浃背。因为好容易挨上号,谁都想让毛驴跑快点,好多拉点面子。毛驴有苦难言,只好欻空摸空偷吃几口水面子。当然也得准备挨上几笤帚疙瘩。
这摊煎饼也有一些门道。就说勾芡吧,(芡,就是煮熟饭)芡小了,虽说好摊,但摊出的煎饼白卡卡的吃起来皮条条的。芡大了拉不开搂耙,摊得很慢。所以要找好比例。
烧鏊子的火候很不好掌握,不是大了就是小了,新手上来总是手忙脚乱的。顾上边顾不了下边。高手从容不迫,面子括的匀,下边火也烧的均。摊出的煎饼黄里透着红,吃起来既细法又柔软可口。

不瞒您说,我家现在床下还睡着一盘大鏊子。如果哪位朋友有兴至,可以试试,亲手摊上几张。我老伴可以当您的免费顾问。
煎饼的原材料很有讲究,如果要原生态,无公害纯绿色,必须有专供粮食基地。绝不能使用化肥和杀虫剂。地块还要与一般大田地隔离,防止农药汚染。
我的一个姪女用苏子炒熟作底肥,大缸浸泡黄豆发酵做成酵素可作底肥也可作追肥。除草全靠人工,有时兑辣椒水杀虫。她生产的苞米、大豆、小米,供不应求,一部分供应给秋梨沟煎饼厂,每隔几天就运来一车。
煎饼伴着岁月走到今天,开僻出一片新天地。煎饼香飘敦城、誉满环球,为敦化经济腾飞撑起半边天。

作者简介

朗诵者简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