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不点’
文/甄西同
老耿卖完最后一筐青菜的时候,天已经黑了,道路两旁的路灯亮起来,发出微弱的光。
老耿有个儿子在外地,自己和老伴在家经营一个小拱棚,棚里栽植青菜,每天下午老伴总把青菜择洗得干干净净,然后老耿骑上三轮车去城里卖。
虽然刚进入秋天,一早一晚天气有些凉意,老耿并没感觉到,心里头暖洋洋的,每天去城里卖菜,换回的总是一张张红票,有时卖完菜天气尚早,自己会拐进路边小饭馆,要上盘老醋花生米,来上二两米酒,下肚后哼着小曲美美地骑车回家,不过老耿会捎些老伴爱吃的饭菜带回去。
时间长了,老耿腰包渐渐鼓起来,他和老伴商量,趁着自己身体无病无灾,多干几年,积攒些钱,一来万一儿子用着,二来自己和老伴作为将来养老金用。
老耿不由自主地哼起了“想当年老子的队伍......”
一阵凉风吹来,老耿内急,停下三轮车,来到路旁,一阵微弱的吠声传来。
老耿借助路灯光仔细瞧瞧,一只黑色的小狗蜷缩着身子在路旁草丛中。
老耿从怀里掏出手电筒(必带品)照照小狗,小狗浑身在打颤,一双眼睛流着泪,望着老耿发出‘汪汪’地叫声,像在祈求着什么?
老耿动了怜悯之心,弯下身子,抱起小狗,小狗像个久违的孩子见到妈妈直往老耿怀里钻。
老耿抚摸着小狗,自言自语道:“是哪个狠心的人把小狗遗弃在这里,怪可怜。”
回家后,老耿把小狗抱进屋里,灯光下,发现小狗的左腿折了,估计是被车橦伤,黑色的毛发上血迹斑斑。
老耿叫老伴拿来消炎药、棉纱布,并用碘伏清洗伤口。
狗儿像找到家,摇着尾巴冲着老耿和老伴直叫。
久而久之,小狗成了老耿家中一员,不论老伴去菜地还是在家,小狗伴随左右,每当老耿卖菜回来,小狗听到老耿的声音或三轮车地响声,总早早地迎上去围着他转来转去,就连老耿上个厕所,它也屁颠屁颠地跟在后面,有时像个撒娇的孩子,这时老耿会从塑料袋里拿出从小饭馆带来人残渣鱼肉,小狗美滋滋吃上几顿,小狗的毛顺了、亮了,浑身肉嘟嘟的,只是个头小,老耿给小狗起了个名字‘黑不点’。
‘黑不点’乖巧伶俐,常在老耿面前做些卖萌地动作,惹得老耿和老伴哈哈大笑,老耿也会再众人面前夸‘黑不点’几句,说它通人性,知道感恩。
别人戏虐说:“老耿多个儿子还是孙子?”
老耿笑嘻嘻地回答:“啥都一样,反正我和‘黑不点’有了感情。”
一日,老耿骑三轮车又去城里卖菜,傍晚时,天空下起小雨,收拾好摊子,老耿忙着回家,快到家时,老耿突然想起‘黑不点’闹肚子拉稀,临来老伴嘱咐说:“去兽医站捎些药”。
老耿急忙折回去县城,回来雨越下越大,在一拐弯处,迎面开过一辆汽车,雪白的灯光刺的老耿睁不开眼,老耿慌忙中一转车把,三轮车顺势倒了,老耿重重摔倒在地。
不知过了多久,老耿感到有人在扯自己衣服,借着过往车辆的灯光,老耿看清是‘黑不点’用嘴在拽自己的衣服,老耿慢慢坐起来,‘黑不点’狂叫几声迅速跑开,一会老伴和邻居赶来把老耿送进卫生院,好在老耿身子无大碍,只是膝盖擦破点皮。
从此,老耿更加疼爱‘黑不点’,每天与老耿形影不离。
老耿去城里卖菜,身边多了个伴,那就是‘黑不点’。
作者简介:
甄西同,男,现年55岁,党员,中专学历,济宁鱼台人,鱼台县作家协会会员,济宁市作家协会会员,青年作家网签约作家。2020年从事文学创作,先后发表小说、散文百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