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钩沉

(八十二)
蒋介石把张治中让进客厅坐下,开门见山地说:“据战报,日军第27师团已于昨日攻陷了鄂南的崇阳。冈村宁次的华中方面军很快就会掩杀过来。长沙守不守得住、怎么守?文白,你是湖南的省主席,你谈谈。”
张治中说:“委座在前几天的《告同胞书》中已经说得很清楚,‘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誓与日寇血战到底!’”
蒋摇摇手:“先不要说我的。”
张又说:“前不久,中共湖南省委搞了个《保卫湖南宣言》,很能——”
“也先不要说中共,”老蒋打断他的话:“我只想听你的。”
张治中挺了挺胸:“文白的意思很明确,誓与长沙共存亡!”
蒋介石皱了皱眉说:“很好。文白的勇气和决心很好。但是,作为高级将领,必须是有头脑的。我曾经对苏军顾问契列潘诺夫说过,如果我当初在徐州图个痛快,那么,日军现在就不是在武汉的外围苦战,而是在重庆的街头列队行进!”
“可是,”张治中是个直肠子,他昂着头说:“湖南有这么多部队,还有刚从武汉撤下来的,我们就眼睁睁地看着日军进长沙吗?”
“武汉撤下来的,他们现在能打仗吗?”老蒋的声音提高了。
“那杨森的二十军呢,他们已经在浏阳和醴陵休整了二个月了。”张治中还在不依不饶。

“文白!”老蒋终于忍不住火了:“你目光短浅!现在第一要务,就是保存国军实力!”
他想起了六年前的一二﹒八淞沪抗战,就是这个张治中,他主动请缨,亲率二个师杀入重围,解救了伤亡惨重的十九路军。可当他杀得性起时,有时连军委会的命令也置之不理。
老蒋对面前的这位勇将是又爱又气,站起来说:“你必须明白,军人以服从为天职。我也明确告诉你,长沙如果守不住,就把它一把火烧掉。烧成废墟,决不资敌。娘希匹!”
“烧掉?那,”张治中一愣,他张了张嘴,没说什么,脑袋里嗡嗡作响。“烧掉?一座数千年的美丽的历史名城,说烧掉就烧掉?那几十万老百姓住那里,军队吃什么,这天大的责任谁来负?”这些话都在心里,他还没有想好,没敢贸然说出。
蒋介石说:“你的想法我知道。我也很痛心。可是,我们不能用的,也决不给日本人用。对待日本人,必须实施焦土抗战。你去看看李宗仁的《焦土抗战论》,要仔细读。”

老蒋问了机关和民众撤退疏散的情况。
张一一作了回答:省政府迁沅陵、市政府迁邵阳。五十一万长沙市民已经疏散了四十多万。二十多天前,鄷悌刚刚接替丁炳权作了长沙警备司令。
还有,张学良也由苏仙岭秘密转移到沅陵的凤凰山去了。
“唔,很好。”蒋介石整理了一下军装和佩剑,说:“现在,我们去开会。”
这天,蓉园里举行了由蒋介石亲自主持的最高军政会议。
会议先是研究了即将在南岳召开的军事会议的议程和内容,接着讨论长沙战局。做出了一个令历史铭记的决定:如果长沙最后宣告不守,即将其付之一炬。
要将长沙烧掉!刚刚担任了湖南省主席才整一年的张治中很是心疼。这一年来,他为治理好这个富庶的鱼米之乡、把它建设和武装成抗日战争的前进基地没少耗心血。
一年来,他抓备战,抓工业、农业、教育。抓治安,抓吏治,先后撤换了58个不称职的县长。
他发动全省各界为抗战捐钱捐物,亲自主祭籍贯为湖南嘉禾、战死在山东菏泽的国军二十三师师长李必藩。总之,他要把湖南建设成抗战时期的一等模范省。
但是,作为军人,他必须服从命令。
他上任以来,日军飞机已经数十次轰炸了湖南。八月的一次轰炸,长沙市被炸毁房屋三百多间,市民死伤八百多人,其状惨不忍睹。
这两日,日机又来猛炸长沙、衡阳,我军民伤亡甚众。日军第11军军部已推进至湖北咸宁,日军第9师团已攻陷了与岳阳近在咫尺的羊楼司。
从武汉前线撤下来的我军官兵已是伤痕累累、疲惫不堪。看来,长沙的陷落也是迟早的事。

张治中重重地叹了一口气,心想,长沙如果实在守不住,也决不能把它白白地送给日本人。日本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弹丸小国,全靠掠夺别国的资源来维持庞大的战争机器。中国的东北、华北、华东沦陷后遭日军疯狂掠夺的事实就证明了这一点。
想到这里,张将军觉得军委会的决定不无道理。而且,老头子能下这个决心也实属不易。半年前,德国为了履行与日本的协定,撤走了全部军事顾问,并不再卖给中国军火。英法则大搞绥靖主义,坐视德军侵占了奥地利、捷克。
苏联为了防范希特勒,避免在远东这边与日本冲突,正在与日暗中会谈。这一切,让老蒋的心里如何不烦?
11月11日,张治中召集长沙警备司令鄷悌、保安处长徐权等人秘密商议和布置放火烧城的有关事宜。张还亲自审阅了鄷悌拟定的焚城计划。
张对鄷、徐等人指示,如长沙确不能保,“待日军逼近长沙,须先放紧急警报,待群众离开市区后再开始行动。”并明确约定:“见市内起火,便认定为烧城信号!”
11月12日,第九战区司令部由平江迁来长沙南门外。
蒋介石从南岳给张治中发来密电:“长沙如失陷,务将全城焚毁!”
(未完待续)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