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乡的月饼馍
文/王增祥
一场秋雨淅沥沥地下着,转眼间又是一个秋,月是中秋圆,情是此时浓。
我的故乡在豫西伏牛山区,距县城灵宝一百二十里,距朱阳镇也六十余里。
群山环抱,曲径通幽,一条小河须谷而下,246省道穿村而过,满山遍野的各种杂树装点着村庄,而那百年的古核桃树更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秋天的八月,秋阳灿烂,天高气爽。那一树树已成熟的核桃,脱掉绿衣外套,张大大嘴巴,一阵风刮来它便坠落下来,躺在地上露岀坚硬的铠甲,在那里寻觅多时的孩童,闻声而来如同发现珍宝一般,你争我抢的。
在故乡,中秋节时,家家都要做月饼。除了从商店买外,每家都要蒸月饼馍的风俗。
月饼馍,它的形状如同现在的烧饼,圆形,两个圆馍叠放在一起,上边的比下边的要稍小些,若是心灵手巧的妇人还会在上边刻字锈花,寓意团圆吉庆,而它所包含的仁便是大自然的核桃。
做月饼馍,首先把面和好,取适当小麦粉加水,搅拌,揉合,让它自然发酵;再把选好的核桃砸烂取出仁,放入铁锅中用温火加热,不停地搅拌直至核桃仁变得焦黄,取出来放入石对窝中捣碎,取出盛入盘中,然后在按口味加入红糖或食盐,充分拌匀即可。
一切准备好后,把发好的面放在案板上,反复揉搓匀称后分成小团块,用手打拍压成圆形状后,用手托起,挖一匀核桃仁放在中间,然后再拾掇边缘成形再拍压成圆饼,在上边放些核桃仁,包起来再拍平放在案板上,等做好稍小的圆饼叠放在上边,两个饼中间再放一层馅料,这样一个月饼馍做好了。
随后在大锅中添些水,把馍放入笼格上的馍叶上,再放入锅中等半个小时,看面鼓起,就开始添柴生火,伴着炊烟袅袅升起,贪吃的欲望也在分秒中增加。
从锅中冒发白气,大约个把小时,那诱人的味道便迷蔓整个庭院,随风飘到村庄的上空,等揭开锅盖时,那白胖胖的月饼馍让人直流口流。
时光飞逝,光阴似箭。从童年到中年,从乡村到城镇,不管怎样变化,不变地永远是心中那份思念,那生我养我地故乡。
海天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一年有十二个圆月,但唯独这中秋八月的月儿更圆更亮更甜更让人向往。
窗外,久雨放晴的野外更加清新明媚,望着桌上刚出锅的月饼馍我想起已在天堂的双亲父母,他们无法尝口我做的月饼馍,心中不由地暗生悲伤,忍不住泪流两行。
今夜无云,那即将圆的明月高高悬挂着,我想十五的月亮会更大更亮。那个晚上,会有许多人与家人团圆在一起,吃着各种月饼,赏天空那轮明月;也会有许多人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和亲人团聚,各守一方,但我想他们都会在那晚抬头望着那一轮圆月,距离再远,月还是那个月,只要心中有对方,心中的他就一定能感受到你的深情思念!
作者简介:
王增祥,八0后,灵宝市朱阳镇下河村人,农民,灵宝作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