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墙辉映赞合轩
张旭明

就像南面的回龙山,于平畴旷野拔地而起,合轩村横空出世。很多媒体,包括报纸、电台和微信朋友圈,都在不辞疲倦的宣传一个小村庄。
西艺、白水和五龙,三村合并,完全可以叫“西白龙”、“白西龙”或者其他,也不至于让我搜肠刮肚,遍地咨询这一个让我多年之前就曾安营扎寨的地方。用鼠标在电脑上百度,才知道合轩真不简单,亮点纷呈。我相信,不管为“合轩”命名的,还是带领“合轩”腾飞的,都是高人。
走进合轩,一个仰慕已久而又未曾谋面,一个名声在外而又温文尔雅的谦谦君子,就风尘仆仆的赶回了村部。
我觉得,用日理万机来形容任善秋书记,一点都不为过。身兼宁乡市一家知名建筑公司的董事长,涟源市一家民办中学的负责人以及合轩村致富带头人、党总支书记,任书记天天都在弹钢琴,日夜都在谋发展。
这是一个云淡风轻的秋日,屋内暖融融,窗外金灿灿。合轩村政务大厅巨型背景墙上,满满的悬挂着党员群众自发敬赠的锦旗,点赞的角度包罗万象,不变的主题是饱含感恩。村会议室和会客室的墙上,都镶嵌着各种奖匾,默默地向来访者展示着各级部门对合轩村给予的充分肯定。

此刻,我们的心情怀着激动和敬仰,而任书记的语速不慌不忙,就像穿越村庄的沩河水,波澜不惊;任书记的神态镇定自若,就像巍峨挺拔的回龙山,笃定刚毅。
五年光阴不算太短,也不算太长。五年前在矛盾中选择,五年间在笃定里前行。过去反对回村参选总支书记的亲人和朋友,俨然成为了事业上的支持者;过去对支村两委失去信心的党员群众,又重新紧密团结在合轩村领头雁身边。
五年前的合轩村是一张白纸,这张白纸不是洁白无瑕的“白”,而是一穷二白的“白”。五年间,村级集体经济由当初的累计负债一百多万,发展到今天的每年收入一百多万;接手之初,合轩村党总支是软弱涣散党组织,现如今成了双凫铺镇年度绩效考核第一名。
来自省、市、县各级各部门的褒奖,在任书记口里变成了轻描淡写的几句话:“这几年,村里成立了三家公司,规划了四个产业板块的‘三个一’模式,修建了几条产业路,打造了几处美丽屋场,完善了水利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凝聚了党心民心”。
走进田野,走进村庄,我们看到一个个屋场亭阁屹立、田亩错落有致,池塘碧波荡漾,新建的美丽屋场就像“七星连珠”,镇行政中心和鞋业工业园就像“众星捧月”。村部的锦旗和奖匾构筑了合轩“荣誉墙”,屋场村民一千多张笑脸,妆点了合轩“幸福墙”。

深入寻常百姓家,我们了解到几个小故事。一是当地群众主动放弃了近几年的村级集体经济分红(任书记走马上任第一年,就曾经取四十多万现金为全村村民分红利);二是党员们感受到了村级党组织的温馨,体会到了任书记的良苦用心,人心齐,泰山移,共克时艰,努力向前。

2021年,任书记获评长沙市“优秀党总支书记”,合轩村入选“长沙市十大改革成功案例”。我想,这是宁乡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的丰硕成果之一;这也是任书记“思路决定出路”、“眼界决定高度”的开花结果。吸引能人治村,培养明星书记,有了“伯乐”型政府,自然不会缺“千里马”人才。
坚持“用企业思维运营,用企业模式管理”、力争“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
离开合轩,回想着这些铿锵有力的话,而同行的手机轻轻响起:“把你的倩影画在家乡的山顶,甜蜜的笑容定格在我心里,深情的歌声描绘你的美丽,只为让你永驻我心里”……这歌声让我无比陶醉。
作者简介:张旭明,微信名九个太阳,宁乡市诗散文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附:“共护新合轩,同筑小康梦”征文大赛启事
https://m.booea.com/news/show_284050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