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记:
不知不觉又一个节气,刚挥别寒露,又迎送霜降了。
现在的生活意义,似乎就是迎送光阴,想再找一点别的,竟然搜肠刮肚都寻不着。
看来像自己这样的卑微者,一上年纪,进取心便会萎缩,得过且过的心态便会膨胀,于家庭,于社会都似乎愈益无用而成为累赘。怪不得古话说“老而不死是为贼”,怪不得梁启超只写《少年中国》,怪不得“强国有我”要由大队青少年呐喊才激动人心……
同样是霜降,小时候就根本不会有这种悲凉情感。虽然贫苦,虽然环境恶劣过日艰难,可是该追求的一定追求,该快乐的还是会毫无顾忌地去快乐。
有谚语道:霜降稻谷香,白薯最肥壮。此时挖来白薯,用特殊方法烧烤,尝一次那种滋味,一辈子也忘不了。
记得小时候那个霜降,天很晴,可是很寒冷,晨早都见霜了。
穿着三件单衣去放牛,冷得牙齿都打架。那时没有什么春衣夏衣秋衣冬衣的概念,只是天冷就加穿一两件唐装衫。棉衣是家中宝,不到极端冷的下雪天都不允许糟蹋。
自然,放牛的伙伴是有的,邀约在一起,就商量着弄什么好玩事。牛几乎不用看,只提防别让它们到没有收割的稻田吃稻子就可以了。本来家里就没什么东西吃,加上寒冷,十分希望烤火热食,于是就决定挖白薯来”窑”——”窑”,是一种特别烤薯法。
白薯到处是,生产队的,水稻没收完不会顾及垄亩的白薯。我们认准薯垄被撑得泥土都开裂的地方挖,很快就得到一堆大薯。
接着捡来枯枝败叶当柴薪。
关键的工程是砌土坷垃“宝塔”——”窑”。在田埂上挖一个土灶坑,围着土灶坑用土坷垃垒砌一个空心宝塔。高一尺多半,下大上小,土坷垃之间布满小孔洞。砌好了就在灶底的灶门烧火,一直到宝塔的土坷垃上半部分都变红了,便将顶端的红热土坷垃打落到灶底,快速放白薯进去,再将宝塔的中下层红热的土团,全部敲碎盖住白薯。再挖大量泥土盖上去,筑起一座似小坟墓的土丘。
过一段长时间,估计内部不烫了,就小心扒开土,捡出白薯。烤得好的白薯,表皮焦黄,捏之绵软。剥开皮,清香扑鼻,大催食欲。咬上一口,软糯甜香,比用任何锅煮的都好得多。
遗憾的是,那些都“俱往矣”,如今只能回味了;并且,一次回味一次神伤,一次神伤便是一次在心底的噙泪吟唱……


七律
霜降吟
连振华
夜梦还追绿柳凉,为时晓露欲凝霜。
枫峦叶老纷纷醉,菊苑花黄淡淡香。
渺漫苍穹孤雁影,萧寥大块暮秋阳。
荣枯四季来回转,撩乱心思入浩茫。
2022.10.22夜

附录一篇霜降旧作
调寄·风入松(龙谱 俞国宝体)
【词林正韵】
霜降
连振华
暮秋曲陌遍焜黄,
唯有菊花香。
凉风拂过翻柔浪,
艳阳日,炫目金光。
寒水轻轻摇碧,
云华漫漫凫塘。
桂阴莺友共行觞,
拼醉效陈王。
絮尘飞鬓何须怆,
临霜降,雪白重妆。
莫谢情怀凌乱,
趁酣畅表词章。
注:陈王,曹植,常招友饮宴赋诗,
李白有: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虐。
2020.1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