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呼和浩特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为大力宣传人民群众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退休干部党员张子周创作了“青城抗疫”诗歌《呼和浩特•众志成城》。作品歌颂了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礼赞挺身而出、抗击疫情的时代英雄,奏响众志成城、大爱无疆的时代精神,并以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大力宣传广大人民群众为战胜疫情形成的强大合力,为全面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人民战争注入强大正能量。
作品发布后,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得到众多网友的点赞和转发,并被制成多个版本在各大网站、公众号、社区微信群中转发传播,“中国作家网”发布后,短短两小时点击量就达6万多,总点击量达到36万。自治区党委老干部局、工业和信息化厅在“都市头条”网站进行了联合推送,点击量8万多;工业和信息化厅同步在“都市头条”、“喜马拉雅”网站推出音频版、“抖音”网站推出视频版,众多网友留言评论“作者将所思所想、创作激情、默默地化作对疫情的关切,将抗击疫情的一幕幕感人场面、动容之情转化成了鲜活生动的文艺作品,具有鼓舞性、激励性、感召力”;自治区党委老干部局在“内蒙古离退休党员之家” 公众号也同时进行转发。作品同时受到媒体关注,内蒙古广播电台对张子周同志创作这首抗疫诗歌的心路历程和对作品的深刻理解进行专访,并在调频105.6频率播出,“内蒙古1056交通之声”公众号对采访实况同时进行播发。
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离退休人员工作处党支部自党史学习教育以来,注重丰富党史学习教育载体和形式,持续深化“增添正能量•共筑中国梦”活动,依托现有文学、书画、教育等活动平台,组织引导老干部在更广范围、更多领域积极发挥优势作用,贡献智慧力量,继续发光发热。涌现出一批文学、书法、摄影爱好者,他们坚持用自己的作品回顾党的光辉历程,讴歌党的丰功伟绩,唱响中国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的时代主旋律,展现出新时期老干部、老党员的担当和作为。
作者:张子周
虎年的秋雨是如此冰冷,
虎年的心情也略显沉重。
因为我的十月看不见青山远黛万里苍穹,
因为我的金秋没有了斜阳入画 十里红枫,
虎年的金秋本应是层林尽染 姹紫嫣红。
就在国庆的前夕,
塞上老街还熙熙攘攘灯火通明,
大街小巷 国旗悬挂车水马龙,
中山路上 热闹非凡人头攒动。
百姓的张张笑脸怀着万分喜悦的心情,
伸出双臂 敞开胸怀,
去拥抱共和国成立73周年的曙光和黎明。
这是草原青城呼和浩特,
正准备高举哈达端起美酒为祖国庆生。
然而 一夜之间, 疫情突然降临,
恶魔奥密克戎悄然潜入美丽的青城。
快速扩散, 来势汹汹,
它扰乱了青山脚下 ,
生活在敕勒川草原上三百万人以往的平静。
美丽的塞外明珠 ,我的呼和浩特,
仿佛一下子从金秋十月进入了数九寒冬。
暂停键被按下,
我第一次看到,
这寂寞的高楼大厦,
孤独的高架桥,
犹如一座空城,
但空城也许是对这座城市最好的守护。
疫情就是命令 ,
疫情就是没有硝烟的战争。
三百万呼和浩特人民,
吹响了狙击奥密克戎冲锋的号声,
向这个恶魔发起了全民总攻。
祖国是坚强的后盾 ,
政府是百姓的支撑,
闻令而动 ,坚定信心, 携手前行。
有多少白衣天使奋战在一线,
有多少志愿者挺身逆行,
有多少共产党员, 社区工作者不分昼夜,
有多少公安干警担当起抗疫的使命。
他们没有豪言壮语 ,
他们只有无声的行动。
那些在寒风中忙碌的天使们,
连续十几天的核酸检测 ,
也没能把你的模样看清。
只能见到你在寒冷的秋风中忙碌,
却难以将你的真正年龄辨清。
笨重的防护服 ,
抵挡不住塞北高原的寒冷,
戴着防护手套的双手,
早已冻得又肿又红。
正是这双勤劳圣洁的双手,
向呼市三百万人民传递着温暖与亲情。
你们已然成了草原青城抗疫一线
最美最美的身影。
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
各地的白衣天使向这里汇聚,
通辽, 包头 ,乌海, 赤峰,鄂尔多斯 ,乌兰察布, 锡林郭勒 ,巴彦淖尔以及兴安盟,
还有远在长江流域的江苏省天降神兵。
他们在与时间赛跑,
他们在与恶魔分秒必争。
疫情之下万巷皆空,
面对这场无声的战争,
社会有序 万民不惊。
所有的人只有一个信念,
全民抗疫 人民必胜。
让我们向死神宣战吧,
清零 ,清零 ,行动 ,行动。
我们要向世人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我们要向奥密克戎发起最后的冲锋。
加油吧 ,呼和浩特,
向奋战在一线的所有人致敬。
加油吧 ,呼和浩特,
你一定会从疫情的静默中苏醒。
我相信 , 不 ,我坚信!
美丽的草原青城一定会疫散人安,
迎来美丽金秋的姹紫嫣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