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是对一个城市的最大肯定。它不同于经济、教育,它是一个城市最深处流动的血液。绿化是城市的外衣,建筑是城市的骨架,环境是城市的容貌,市民则是城市的灵魂。创建文明城市不是要看它的楼有多高街道有多宽,种了多少树,栽了多少花,搞了多少旅游景点,更要看的是市民的素质。江苏又一城市跻身新一线 ,其中南京和苏州更是出名,是国际贸易市场更是外国留学生不二的选择地。其中宿迁市也被誉为文明城市,车水马龙的大街上很少看到红绿灯,人们总是很自觉,甚至小孩童都知道“车让人,人快走”,街道上的自行车总是整整齐齐。环卫工人也尽心尽力,大街上总是干干净净的。疫情期间从不见有人插队,总会看到工作人员很有耐心的帮老人操作手机预约核酸。每次看到这样的情景都会让我不由的感叹到,南方发展快也不是没有道理啊!先不说对于学生的教学质量,市民讲文明,素质高谁会不喜欢这样的城市呢!

但是,恰恰相反的却是我的家乡化隆县,就是这样一个才起步发展的小县城里,极个别人的行为,就是破坏了社会文明的风气,不论是哪个阶级的工作人员还是普通做生意的市民甚至还有学生!跟有文明和高素质就是不沾边。我的家乡——青海,是因为高海拔和青海湖还有走出国门的“兰州拉面”而出名,却因为我们的这个小县城极个别市民的不文明行为和差劲的素质,这让我感到很惭愧!

由于一直在外地的我再加因为疫情防控原因很少回老家,时隔几年再次踏上回家的路,一路上我憧憬着家乡的美景和美食。果不其然,之前的那个小县城变化很大,看着那盖起的高楼和路边一排排树上那金灿灿的树叶,跟南方比起来别有一番氛围呢!但是,令我瞠目结舌的事发生了——我下了高速,“群科关卡”的工作人员的一番操作。疫情三年一直在外地我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她说话的语气和工作的方式让我深感怀疑她真的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吗?她真的是对这方面专业的人?而不是政府从大街上拉过来值班的?她的行为就是霸道、蛮横无理,正是应了鲁迅先生说的:“做了人类想成仙,生在地上要上天”。
我还原一下事情经过:最先是让插口袋,一来就是喊:“这里容不下你们了吗,散开!”仿佛这整个县城都是她说了算,其中有位路人跟她说了什么,所有经过关卡的人下车扫码填表,所有人都非常配合,但是一个女人的出现让所有人都变得躁动起来。她没有工作牌,双手她就叫来了人就说是来捣乱的找了人直接拉去隔离!我想只要参加工作了都应该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怎么会有这样不文明的行为出现呢,难道没有其他的处理方式吗,不会好好讲话吗,为什么要恶语相向?在我看来那就是有点管理权就胡作非为!为什么其他城市就没有这种情况,总会处理的很好,到了我们青海,极个别工作人员和市民不是吵架就是打架,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思!难道很久以前拿钱走后门的风气还没改?

希望我们的家乡---青海化隆县变得越来越好,全市民讲文明提高个人素质!
中华民族是文明礼仪之邦,明代大学者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个本体,一个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所以我们要实践城市文明,就要做到“知行合一”从自己的言行举止下功夫,告别不文明行为。让城市最深处的血液沸腾出文明的色彩!
后来我慢慢又发现这边的极个别医院、或者其他阶层的工作人员态度极其恶劣,社会风气败坏,好像九年义务教育对他们毫无作用,甚至有些学生都有拉帮结派有群架的现象,令人可笑的是附近只要有新建的公园,只要有年轻女性去逛那个公园,就会被称“寡妇公园”,真是令人发指!
鲁迅先生在《坟.春末闲谈》这篇文章中就写到“猛兽是单独的,牛羊则结对;野牛的大队,就会排脚成城以御强敌了,但拉开一匹,定只能牟牟叫”——一个城市里每个市民都要做到讲文明才行,一个城市的市民出了省就代表着那个城市,不能因为极个别不文明的人而让人觉得这个城市就不文明。好在政府近几年发展迅速,但是市民的文明和素质都要跟着城市的发展提高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