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囊渡之歌
文/席渺
一首歌,要被传唱多久才能称为传世之歌?
坐在金沙江畔,革囊渡口,耳畔吹来清浅的江风,往日汹涌奔腾的江水,经过深秋的沉淀,已是沉浸深邃,看着眼前碧波沉静的江水,我心血来潮拍下几处景,发给了几个挚友,挚友看到后无一不在赞叹着水绿山秀,而我看着眼前褪去夏日繁茂的山峦,却觉得有些苍凉,然而朋友的回答却是令我大吃一惊,她说树太多就熙熙攘攘了,太闹腾,现在这般相安于世的感觉就很好,开阔又不失静谧。
是啊,相安于世,多好的情景,许久之后,我才告诉朋友,这里曾是忽必烈革囊渡江的地方,当年,蒙古大军十万铁骑,乘着羊皮筏子,跨过滚滚长江,金戈铁马的汹涌澎湃之声似乎还在江风中回荡,现在却是一派宁静祥和相安于世的景象,当年虎啸龙吟般的江水,如今却像一抹温润的玉带,无声蜿蜒,朋友显然没有想到,她口中相安于世宛若山水画一般的天地,竟也曾那般波涛汹涌,连连咋舌称奇。
时间的力量何其可怖,日月轮转,潮起潮落间,竟是完全换了一副模样。曾经披坚执锐的人们放下了刀光剑影的狠戾,一肩挑起了柴米油盐的平淡,激流回旋的渡口也架起了大桥,似乎一切都在被风沙掩盖磨平。曾经兵家必争的险要关隘,如今也是独自美丽。
然而攀过危崖淌过急流的人们却在今日的碧波翠霞中悄然延续着昨日的奔腾。人们将历史的喧腾和今日的祥和谱成了一首歌,唱往日雄才伟略的大帝身影,唱足智骁勇的先辈英姿,唱刀光剑影的峥嵘岁月,唱九曲回肠的大江奔腾,唱血汗交融的发展历程,唱来之不易的宁静祥和,唱继往开来的改天换地,唱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
爷爷在硝烟弥漫的渡江革囊之上酣畅嘶吼,父亲撑着木船在碧波之上曲调悠扬,儿子换上了西装革履在跨江大桥吟唱着祖辈的旋律步履不停的走向平淡的幸福。
或许,歌声回荡,却鲜有人欣赏,但是无人问津的渡口往往开满鲜花,又何必总是熙熙攘攘呢,树太多了,反而闹腾,歌者自得其乐,与山风江涛唱和,相安于世,不失为一番滋味。
一首歌,到底要唱多久才能被称为传世之歌?从历史的开端,一直唱到时间的尽头,只要江风还在吹,旋律就不会停止,碧波清影之上,子孙后代们终将带上祖辈谱成的厚重旋律传唱吟诵着走向光明的未来。
你听,耳畔江风吟诵的,正是那首荡气回肠的囊渡之歌!
作者简介:
席渺,本名:和树越,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奉科镇人,热爱文学,偶作诗歌、散文,作品散见《丽江文艺》、中国诗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