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11月17日是现代作家路遥先生逝世30周年纪念日,作为路遥的忠实粉丝,也是一名文学爱好者,参加教育教学工作30年深受路遥作品影响的人民教师。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如果不写些与路遥有关的文字,无论如何对于自己的内心来说,是说不过去的。
我出生在鲁西南平原一个闭塞乡村的贫寒之家,是一个学习上不太用功,成绩中等偏上,一个孤独而又资智平庸的学生。上高中的时候,父亲放下“狠话”说:“如果考不上大学就跟我去当‘泥瓦工’!”我感受到了从没有过的压力与迷茫。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从广播里听到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我很快就融入到《平凡的世界》的故事情境中,书中主人公孙少平,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我喜爱孙少平这个人物,因为在他的身上蕴含着一种力量,那就是他不甘心把自己局限在一个狭小的圈子里,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去改变自己的人生。

《平凡的世界》这部长篇小说,在我人生最困难的时候,就像一束阳光,激励我前进。人生不能充满悲观,不论将来考大学的结果是喜是悲,现在的我都要向孙少平一样去争取和奋斗。三年的努力拼搏后,我通过1990年的高考,进入了菏泽师范专科学校学习。

大学里我把大部分的时间都交给了书。可以这样说,两年的大学时光,我的课余时间基本上是在学校的图书馆和阅览室度过的。我翻阅了许多西方思想大师的著作,浏览过很多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认真阅读过《人生》《平凡的世界》等当代小说。现在看来,大面积广泛地阅读为我打开了一片新的世界,不仅丰富了我的政治、文化素养,而且也为我以后的教育教学教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我30年的教育教学生涯里,我也曾经有过一段时间抱怨身边糟糕的环境无法改变,抱怨无法得到高人的帮助与指点。而这个时候,路遥的《人生》与《平凡的世界》也成了我闲暇之余不可多得的精神食粮,伴随着我成长。

“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作家路遥在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里的话在我耳边回响。《平凡的世界》这本书的人物,不停给我前进的勇气和力量!对待自己从事的教育事业,应该充满虔诚与热情!我的生活不能让别人安排!我要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我要全力以赴,寻找自己的成长的路!

正是在这种力量的鼓励下,我虚心向身边每一位优秀的教师学习,细细品味他们好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智慧;我认真收集所能看到的图书、报刊上教学案例,反复揣摩每一个精彩的片段,不断模仿省市级教学能手教师的一招一式、一言一行,把他们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移植到自己的教学中,不断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我在教育教学的路上我越走越远,先后荣获县、市级优秀教师、山东省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我用自己的不懈追求与努力,赢得了学生、同行、学校、社会的肯定与尊重。《齐鲁晚报》《菏泽日报》《牡丹晚报》《大众网》《曹城时讯》等十多家新闻媒体报道过我的事迹。

教育教学研究的深入开展,也丰富了自身的文学素养。我结合自身生活体验创作的文学作品开始发表,到目前为止,有30多篇文学作品发表在省、市、县各级报刊、杂志上,我也加入了各级作家协会,成为了县、市、省作家协会的会员。
我的文学作品的写作是在阅读路遥的作品中开始的,从他的作品到了解他的事迹,我感同身受。2011年1月,不知哪里来的冲动或勇气,我想写些什么,也许是对路遥的崇拜,也许是因为自己的心路历程与路遥有太多的相近之处和自己对人生和路遥的理解与感悟,仅用两天的时间,就拿出了整篇文章大致的框架结构。我又查阅了大量资料,经过近两个月反复修改,完成了《为什么他要用生命结束〈平凡的世界〉?——走近真实的路遥》这篇浸透着自己心血与汗水的作品。
这篇文章先是投稿到曲阜师范大学某学术期刊,得到的回复时要交版面费才能发表;又投稿于山东省某著名文学期刊,通知说转入下旬刊,同样要收取版面费。我感到从来没有过的无奈。后来我想到了《延安文学》编辑部,也许路遥工作过的地方会好一些?于是怀着试一试的心态投稿到《延安文学》。三个月没有回音,我有点失望。因为经常在网上看《新华副刊》,于是我以“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修改一下,以《走近真实的路遥》为题再次投稿到《新华副刊》。没有想到,2011年4月《新华副刊》的“文学评论栏目采用了《走近真实的路遥》这篇稿件。我的心情无以言表,一生的心结,几个月的艰苦付出,总算没有白费!
2012年3月,在县教研室任兼职教研员的我无意间收到一张稿费单,是《延安文学》编辑部汇来的,这才知道2011年第1期《延安文化》发表了我的这篇文稿。于是我通过网上查阅,找到编辑部的电话,通过与编辑联系,给邮寄了样刊。
十年来,我经常在网上、报纸上看到我的这篇文章被修改与转载。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凤凰网文化综合频道的《真实纪录作家路遥的一生:身世、婚恋、政治、文学》;花城杂志公众号以《路遥: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一生》为题发表该文;江苏省期刊《阅读•书香天地》杂志2017年第1、2期合刊转载《路遥: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一生》一文等。从此,阅读与路遥有关的书籍,查阅与路遥有关的材料成为我的一大业余爱好,我又先后在省、市、县级刊物上发表了《走近孙少平生活原型》《路遥与刘巧珍的“前世今生”》《有什么深仇大恨,让你如此绝情?——讲述路遥与养父鲜为人知的故事》等作品。其中2020年11月发表在陕西日报社主办的《报刊荟萃》杂志上的《走近孙少平生活原型》一文曾得到陕西著名诗人、作家、书画家路遥生前好友远村先生的指点与认可。

我生活在一个平凡的世界,但我感觉到路遥是一个不平凡的路遥、伟大的路遥。他的作品给我精神的慰藉与振奋向上的力量,也给我一样的平凡的人们点亮生活和生命的光亮,引导我在痛苦中寻找力量,在苦难中走出迷茫,以奋斗的姿态与时代同行!
路遥曾说过:“作家的劳动绝不仅是为了取悦于当代,而更重要的是给历史一个深厚的交待。”虽然路遥去世已30年了,但他和他的作品奉献出的精神食粮,激励了和正在激励着平凡世界里的人们于逆境中自强不息,在苦难中搏击人生! 路遥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谨以此纪念路遥逝世30周年。
王爱忠,男,70年生人,山东省曹县教学研究室教研员,正高级职称,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
本期责任编辑:李晓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