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主父偃(?前192~前126年),今山东临淄人。出身贫寒﹐早学长短纵横之术,后学《易》《春秋》和百家之言。在齐受儒生排挤,北游燕、赵、中山等诸侯国,也都未受到礼遇。后抵长安。上书汉武帝刘彻,当天就被召见拜为郎中。后一年中升迁四次﹐成为武帝重要谋臣,因他向武帝提出“大一统”的政治主张和“推恩令”等治国谋略,得到武帝破格任用。后被举报接受封国贿赂,涉嫌报私仇胁迫齐王刘次昌自杀,遂被判斩和杀全族。对主父偃之死,后有人认为其为官贪婪,为人狠毒,睚眦必报所至。对此,不敢苟同,因为这忽略了世态炎凉的社会风气,没有看到官僚贵族之间的虚伪、冷漠对人造成的深深影响。对这种人情冷暖现象,司马迁说:“主父偃当路,诸公皆誉之;及名败身诛,士争言其恶。悲夫!” *推恩令是主父偃向武帝提出不用一兵一卒就可削弱诸侯王力量的一种策略;
*主父偃贫寒出身,时亲朋均不待见他。可他到齐国为相时,众人千里之外跑去迎接,于是,他便把这些人召来喝酒说:尔等皆嫌贫爱富,吾寒时不见,吾今发迹,众千里之外来返。看在相识份上,就赏些钱吧,此后我等断绝往来。说完他把五百金撒落在地;
*主父偃死时,没人送他,只有一个叫孔车的人因敬佩他的英雄气概,独自为他收尸、安葬。武帝听说后,不紧没责怪,反封其为“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