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 台 品 秋
文/任迎春

周六休息,起床后在阳台上侍弄花草。浇浇水,将残枝败叶除去。然后搬个小凳子,坐在一旁,边晒太阳边欣赏着我的“杰作”,陶醉在自我良好的感觉之中。所谓杰作,只不过是寥寥几盆不起眼的所谓“草”而已,是根本称不上所谓“花”的。和别人特别是专业养花之人养的花草比起来,实在是没法相比较的。

两盆夏威夷竹长的还算可以,一盆在客厅,一盆在阳台。经常轮换着搬来搬去。两盆吊兰和其他几盆所谓花草都长的实在一般。一盆君子兰养了好几年却一直没有开过花,可见我的养花技术水平有多么“高超”啦。

三年了,自武汉发现新冠疫情至今,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开展人民战争,白衣天使舍身忘死,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相信不久的将来,疫情过去后,天会更蓝,岁月会更美好!人民会更幸福、平安!
然,疫情的肆疟阻挡不住岁月的进程,时光仍匆匆忙忙,依然淡妆浓抹地迎来了金色明媚的秋天。悄悄来临的秋日,让这个厚实的十月充满了对疫情的憎恨与恐惧,原来富有诗意和无限韵味的秋日显得些许萧瑟,街上也缺少了原来的浮躁和繁华,在这个清秋的季节里也变得温驯了许多。阳光随着微风的飘逸飘进阳台,照在身上,增添了一份柔和、一份凄美。再有五天就霜降啦,秋日逐渐变凉,在提醒人们该增添衣裳了。 从阳台望出去,人民胜利渠两岸的绿色已经不再,显得有些荒芜、凋零和失落。岸两旁的公路上,车水马龙仍川流不息,好像丝毫没有受季节和疫情肆疟的影响而停止喧嚣。我静静地坐在阳台上,耳听着习惯了的燥声,享受着独处的寂寞和静怡,让心绪任意驶骋一泄千里。透过落地窗,一阵阵微风袭来,不断拽起我多时思念的痕迹。沐浴在暖暖的阳光下,我柔软如绸的一抹思绪,伴随着从玻璃窗射进来温柔的一缕阳光,牵起了我几许思念的花絮,凝聚在这秋日里,仿佛要浸透阳台这小小的角落。须臾之间,我思绪如睡莲依水,也如白云绕天,更似风吹散开来的蒲公英花絮,飞飞扬扬飘到我的面前。满眼的记忆纷飞乱舞却无可捕捉,满心的惆怅和眷恋,也如小溪涓涓流淌。我好不容易小心翼翼拘起的一捧记忆清泉,又晶莹剔透地不知不觉地顺着指缝滑落。 秋天来了,醉过了春日的柔情,惹痛了夏时的繁华,丰孕着满满的沉淀,预约着深冬的安详。在萧瑟中透着收获的喜悦,在收获中升华着求索的壮美。面对着世态炎凉,没有丝丝哀怨,没有点点气馁,没有彷徨亦没有失望。淡然从容,仍一如既往,坚强向前,永不停息。

如果谁要或有人问我,秋的魅力在哪里?我会源自内心理智的回答:“一份静怡凄美再加上一份恬淡飘逸。任天上云卷云舒,看庭前花开花落”。因为风已凉,叶已黄,夏日已经渐行渐远。我坐在自家阳台上细品着秋日的韵味。没有烦恼,没有彷徨,也没有心之秋的伤感。唯有渐瘦的一丝沧桑和时光沉淀的坦然。祝秋和之韵,在稻菽归仓的日子里,和着秋风,弹奏出最美乐章,凯歌高唱,送疫情远去,人民安康!

愿秋韵之美,在秋菊绽放的时光里,舞动彩笔,描绘出万山红叶,山河锦绣,迎国泰民安,举世呈祥! 2022.10.17


任迎春(网名:耘春一隅)河南林州人。1974年入伍在西藏边防服役,1989年退役在新乡工作至退休。陶然詩社和风鸣梧桐诗词群诗友。爱好诗词歌赋,喜欢散文写作,在部队和地方一直从事文秘工作。曾在小报上发表过一些豆腐块。作品散见于百度、军魂网、都市头条等网络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