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鲁民丨舞笛文章品“六味”

【编者按】舞笛先生是一位勤奋且善于思考的作家,经过十多年殚精竭虑忘我拚搏,终于整理出了他四十年间精选的《舞笛文学拾零三部曲》,而《世味杂俎》就是他的三部曲之一。陈鲁民先生身为著名作家学者,在反复阅读这部作品时品出了杂鲜甜苦趣及乡土六味,并与读者诸君分享。从这篇序言中,让人深切体会到了什么是知音,什么叫共鸣!感谢两位先生对文坛的贡献,值得向读者推荐。向你们学习致意!(袁海英)

舞笛先生《世味杂俎》序
我和舞笛(蔡全胜)先生神交已久,先前曾拜读过他的很多文章,无不文采斐然,炳炳烺烺,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此次,舞笛先生的文集《世味杂俎》结集出版,说与我写作风格相近,嘱我写序,我又有机会系统通读了他的近百篇文章,30多万字。含英咀华,受益颇多。掩卷沉思,细细梳理,更觉气象万千,美不胜收。不知怎地,突然想到河南南阳生产的一种传统名药“六味地黄丸”,疗效颇佳,广受欢迎。受此启发,我不禁突发奇想,觉得认为舞笛先生的文章也是六味俱全:杂味、鲜味、甜味、苦味、趣味、乡土味。
一是杂味。舞笛的文章是文学、艺术、思想、哲理、诗情、人性交融的结晶,以杂取胜。其杂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体裁杂。散文、杂文、小说、随笔、小品文、故事、游记、传奇、闲话、漫谈、摆龙门阵、历史札记、文艺政论等,都有涉猎,且成果不俗,都成为了舞笛的武器,可谓十八般武艺样样俱全;其次是内容杂。不论大事小事,国内国外,古代现代,三教九流,皆可成为他笔下议论描述记叙的对象;再次是材料杂。引经据典于古今中外,信手拈来于草根稗言,浑然一体,议题广泛,杂中有章,杂中出彩。真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怎样感人怎样写。

二是鲜味。就是文章题材要新,角度要新,思路要新,反应要快,时效性要强。也就是白居易的创作理念:“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不论各种文体,都要紧跟时代大潮,与时代共进退,与人民同呼吸。如鲁迅所言,文章是“感应的神经”,要求它照出“时代的眉目”,就是强调作家要保持新闻现实性与时效性,对社会生活反应的快捷敏锐。舞笛先生就是这样做的,他在几十年的文学创作中,一直密切关注社会,关注现实,广接地气,心系群众,把观察的镜头始终对准时代大潮,细心探索社会问题的症结,捕捉现实生活中的矛盾,直面现实,与时俱进,不炒剩饭。如《国企一隅》《真是乐死人》《有谢梁上君子》《罚款理由》《三成与升子》《高考感叹号》《令人憎恶的“狗男女”》《脪球》《神笔之下处处春》《神灵休息了》等,都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正因为他始终保持文章的鲜活性,所以他的文章富有很强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三是甜味。生逢盛世,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作为一个接地气的作家,舞笛热情洋溢地用他手里的笔记录着生活的甜美,人情的甜蜜,奋斗收获的甘甜之果。如《表姐》里创业成功的女强人,《茵茵同心树》里的那对恩爱夫妻,《酒仙子美丽秘笈》中的韩老师,《成功之道》里的石头总经理,《遗产》中的大闺女夫妇等,都在舞笛的生花妙笔下栩栩如生,声情并茂,呼之欲出,似乎也在盛情邀请我们一起品尝生活的甘露。
四是苦味。如果说舞笛的散文、故事、报告文学略呈甜味,他的杂文则又苦又辣,苦味浓郁,辣味辛烈。舞笛的杂文,抱着治病救人的良苦用心,议论的话题也多是苦涩的。所以,他的杂文具有苦丁茶一样的味道,喝着虽苦,却能提神,令人清醒,品过败火;他的杂文又是成年人的苦药,苦口良药益于病,不管他们爱不爱吃,都不会包上哄小孩的糖衣。如《梦到圆时》《相面哲学》《铁李拐主义》《且看婊子立牌坊》《牺牲》《又苦又涩的情人节》《遗训》等,都是其中不可多得的杂文佳作,激浊扬清,口诛笔伐,颇有鲁迅投枪匕首之风。

五是趣味。好的文章一定是妙趣横生,令人百读不厌,读后回味无穷。舞笛毕竟是写作多年的实力派作家,知识丰厚,博学多闻,有了这样的底子,其文章以趣味取胜也就没什么好奇怪了。尤其是以写实手法描绘的那些传奇人物和奇闻故事,如《闹地震》《他把木梳卖给了和尚》《老愚公新传》《“黄色”滥觞》《杨门女娲》《哎哟,真是乐死人》《高俅还是高俅吗?》《亲自》《东方愚人节》《文化掱手洋相录》等,事虽近乎离奇,但读来亲切可信。他的语言幽默,抓住了趣味第一要义,善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寓庄于谐,将深刻的洞察赋予嬉笑怒骂、揶揄嘲讽当中。其次,舞笛的文章思想深刻,议论机智,想象巧妙,构思新奇,都能引起读者的兴趣。此外,他恰到好处的广征博引,精选有度的知识介绍,也增加文章的可读性,令作品“既有意义又有意思”,于若有所悟中乐而发笑。
六是乡土味。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乡土的就是中国的。舞笛的文章具有浓郁的乡土味,这也是他的重要写作特点和写作成功的坚实基础。他从参加工作就一直在家乡这块土地上深耕细作,就在煤田里掘火采光,不惜力,肯出汗,再加上家乡风土的滋润和营养,才有了这样独具一格的写作成就,这就叫“得江山助”。沈从文的湘西味,赵树理的山西味,老舍的北京味,张爱玲的上海味,莫言的高密味,贾平凹的商州味,冯骥才的天津味,都使他们获益匪浅,也是他们的文学标牌。舞笛也是如此,家乡养育了他,为他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活素材,他也不遗余力地在为家乡歌唱吟咏。如《正月十五雪打灯》《节烈圣母》《天下无双的懒汉》《道准与遂山》《烟鬼子素描》《欲说还羞》《生死夫妻生死情》《坷垃与明僵》《飘动的白手帕》《小屁事大麻烦》《漂流——漂出青山 流出绿水》等等,他笔下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中原家乡那朴实而又生动的语言,也为他的作品增色不少。
“心中有梦芳自华,管中窥豹意不凡。”舞笛的文章六味杂陈,内容丰富,再巧加烹制,融会贯通,赢得专家肯定,同行叫好,读者青睐,是很自然的。衷心祝贺他的新作问世,愿他的文学创作更上层楼,再出佳构。最后,对他有两条建议:一是选题要严,挖掘要深,这也是我的一贯追求,愿与舞笛先生共勉;二是个别文章节奏过慢,有拖沓之嫌,文字还可再精炼一些,跳动可快些,有时可以长篇阔论,汪洋恣肆,有时要惜字如金,删繁就简。“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是为序。

作 者 简 介
陈鲁民:大学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写作学会杂文副会长,河南杂文学会名誉会长。

图书出版
文学、论文专著、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出版、印刷
艺术热线:
山东一城秋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大家风范文库·诗词十六家》
《大家风范文库·散文十六家》
征稿进行中
13325115197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