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弋全珠
入群以来,先后拜读了王锡义主席巜我妈殁了》《侍母记》巜母亲百日祭》等祭祀怀念父母的文章,篇篇感人肺腑,句句催人泪下。这也是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以德治国,立德树人,构建和谐社会,培育共产主义接班人的好教材。记得我在过去的点评中曾说过“王锡义主席不但是党的好干部,而且是难得的大孝子。可谓忠孝两全,做人典范,名副其实,当之无愧!″这不是有意恭维,而是有理有据。文如其人就是最好的见证。按传统典籍《弟子规》的要求讲,王锡义同志对父母基本都做到啦,而且做的诚心诚意,体贴入微,常年累月,笑脸相陪,耐心侍奉,不厌其烦。去世之后,悲痛万分,坚持守孝,不时回村,独守遗像,陪伴双亲,笔耕不辍,以文祭念,此等深情,怎不感人!记得《弟子规》中讲道子女应该为父毌做好的八件亊:“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应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应顺承。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又強调子女在父母面前应守的规矩和礼貌:“亊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还讲道父母和子女之间出现各种情况,子女应该怎么办?“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语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最后讲道,父母去世了,子女应该遵守那些规矩和礼仪:“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亊死者,如亊生。″这是说,丧三年,不但要守三年之丧,而且要经常感到悲哀,有时会哭泣,会哽咽。这里的三年,实际上是二十七个月,因为人的哺乳期是二十七个月,古时传统当三年讲。古时还讲究,要陪已逝的父母,在墓地搭建茅屋住,不能用床,要铺草睡下,拿土块做枕头,不能喝酒吃肉,很多亊情要断绝。丧礼要按礼节办,一定要诚心诚意,对待死者要像活着那样。即使当了大官,尊长去世,也要马上报丁忧,立刻禀告皇上,回家守孝三年,连科举考试都不能参加,如有隐瞒或被检举,一辈子完蛋。当然,这其中有些做法现在不宜提倡或要求当代人照搬去做,但总的精神还是健康可行的。王锡义同志,还有楊星让、孙宏恩等许多同志在孝敬父母、长輩上,身体力行,从生活中一点一滴的细微之处和小事情上做起,而且做的非常尽心,非常到位,令人敬佩。这本身就是对中华民族孝道优良传统的生动诠释,为我们树立了"当代孝星″的学习榜样!向他(她)们学习、致敬!
我已将巜母亲百日祭》一文轉发给临猗教育网的领导同志,希望孝道教育从教师和家长做起,从娃娃抓起,从身边的点滴小事抓起,从可持续性抓起,真正使我们的下一代都能成为"孝行天下″"爱滿天下″的一代新人!
以上只是我的一点学习体会和个人感受。有点冗长累赘,浪费大家时间,对不起,欠妥之处,恳请指正。
责任编辑:张忠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