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童年(少年)有趣生活几则
文/康建勋
童年和少年是每个人最具特色的生活时光,也是大家心无杂念天真可爱的生活片断,更是我们从懵懂初醒向求知欲旺过度的最佳年华。在此时,相信大家都胸中装着成千上万的美好梦想,在家人的陪护和老师的精心教导下,健康成长,快乐无比,幸福生活,为我们的未来铺垫了最坚实的良基,让我们的心灵汲取营养、乐观向上,使我们的情怀质朴向善而渐行渐远,有所建树!
这里,我要向大家简叙一下我所经历的童趣、童真和少年时期的一段快乐。

一、摘零碎(摘蔬菜)
在我五六岁的时候,对什么事物都非常好奇,见到所有的东西都要向大人问个清楚,有时很讨大人嫌。印象中记忆最深的当属我和妈妈摘零碎了:在自家可耕种的土地(自留地)里面,挑选一小块土质肥沃、浇水方便、采摘顺当的土地,于春天里种上全家人从春天到秋季生活所需的葱、蒜、辣椒、青菽、香菜、小白菜、油菜、大苦菜、水萝卜、豆角、茄子、柿子、黄瓜、西葫芦、南瓜、灯笼红香瓜和糖玉米等时蔬,载种一些胡萝卜白萝卜和白菜蔓菁秧子(这是为小麦收割后种植秋菜时准备的子种)。虽然地方不大,但品种较全,这就是一家人从初夏到秋天的蔬菜供应基地了。
春天在淸明之后,就陆陆续续的开始有序种植这些蔬菜,待天气很好的时候,父母亲还会带上我一起去种零碎的,这是那时候我最乐意干的一件事情。出去以后大多时是给大人帮倒忙,在玩的时候一不小心就把种进地里的种子给扣出来,被大人发现后一边重新种一边被训斥,自己还感到很委屈似的。记得有一次下午和妈妈出去种零碎,我一个人玩的时候,看见别人家零碎地里种了好几个大萝卜和蔓菁秧子,乘妈妈没注意,我悄悄的用手挖出一个萝卜和蔓菁,还拿过来让妈妈看自己的收获,结果不言而喻,被妈妈狠狠的训斥了一顿,还把两只小手打了好几下,然后妈妈又把这两个子种秧子给人家重新种好,同时告诉我这是人家一年生活的必需品,你挖坏了就要耽误他家今年秋菜的种植,以后要记住再不能犯这种错误。这件事让我上了一堂明事理的人生大课。
步入初夏的季节,这块零碎地一片绿油油的,别有生机。香菜、小白菜和油菜可以间的上餐桌了,红葱和白葱长出长长的葱叶很显眼,其他作物也不逊色,你追我赶的往大长,生怕落伍了。这时还得给黄瓜、柿子、豆角搭架,让他们生长的更舒服,结出更壮的果实来。等到了盛夏约小麦成熟前,西葫芦、黄瓜就可以吃了,这时的西红柿和茄子、豆角已经挂满了枝条,尤其是鲜嫩带刺的黄瓜让人看了就想吃,而且,它们还开出粉色、黄色、紫色、青靛色等不同颜色的花朵,非常鲜亮吸引眼球。待麦收时节,各种零碎基乎都能下锅吃到口了。每到这时,我就跟着妈妈高高兴兴的去摘零碎。去切点葱叶,挽点蒜苗,拨点水萝卜、小白菜和油菜,再摘些茄子、黄瓜、豆角和西葫芦,一顿有机绿色、无污染的自产农家菜,成为全家人最美味的大餐。这时的西红柿和灯笼红是要等在夏秋季节才能吃到的。象这样的饭菜三两天才能吃上一餐,而每次去零碎地我都落不下,一说去摘零碎,我的快乐在当时是无法形容的,主要是一到地里马上能吃上青脆可口的黄瓜,吃到水灵灵的水萝卜。还能忙着帮妈妈在零碎地里摘些时蔬,妈妈一边采摘一边叫我别把零碎苗子揪倒踏坏,注意零碎架碰着。当我碰上我认为是最棒的茄子、黄瓜或葫芦时,就大喊大叫,象发现新大陆似的,让妈妈赶快来摘。一会儿,一篮子鲜嫩的蔬菜就采摘好,我跟着妈妈,一路奔奔跳跳,还要哼上几句稚嫩的语录歌欢快的回家了。
因为那个年代吃蔬菜不象现在,只有到了什么季节才能吃上什么季节的蔬菜,而且青一色的农家有机蔬菜,不用担心激素、化肥、农药的残留和超标,也不象现在可以吃到反季蔬菜和水果,让吃的人担惊受怕。
这些过往的平凡事,让我想来,那时最早走进田园认识农作物,在幼小的心田里烙上大地泥土的芬芳,各种作物的成长和果实的青香,留下餐桌上妈妈的味道——各种自家产的蔬菜经妈妈传统精心的烹饪,一道道可口农家饭菜就能让我大饱口福,到现在也记忆犹新。我就是这样年复一年的就着妈妈的呵护,亲人的关爱和日复一日时光的轮回而长大成人的!我将永生难忘那时陪伴妈妈摘零碎时的童年记忆和妈妈辛劳坚强的娇影!
2022.10.11.于后旗

二、掏苦菜(挖野菜)
我小时候未入学和上小学阶段,与哥哥姐姐和村里的小伙伴们一起去掏苦菜的情景不时的在我眼前闪现:每人挎着一个小箩筐,拿上一把小铲子,在庄稼地畔、渠沟两侧和不能种植的荒地里去掏苦菜。春天里微风和煦,阳光明媚,让在温和的土地里挺过了冬季的寒冷,迎着春风和暖阳渐渐苏醒,一点一点的努力钻出他们生命线的苦菜,在向阳避风的地方,早早的冒出嫩芽,向人们展示着它生命的力量,告诉大家我又和你们见面了!这时勤快的人们就赶紧出去掏上一些根叶肥壮、白白胖胖的、顶端有两叶和三叶绿色的苦菜芽芽,鲜嫩欲滴,翠灵灵的,用开水稍煮一下,涝出来用凉水浸泡一会儿,凉拌上就是全家人开春的一顿纯天然绿色大餐了。
到了夏天,生命力旺盛的苦菜,生长的遍地都是,让人们一筐一筐的掏回去,挑嫩的留一点当就饭菜,大多数当作猪菜喂猪。这是我们那时候的小孩和闲散人员的一项主要营生。因为每家每户都要养一两口猪,好调剂全家人一年四季的吃饭油水。掏的这些苦菜就是这些猪儿的充饥美餐。每到夏季,入学前的小伙伴们都要成群结伴的可以整天去田野里掏苦菜,而上学后的下午(那时的上学只有半天时间,早上吃饭后就步行几里地到校,下午两点左右就放学了)才能去掏苦菜。小伙伴们每天掏苦菜也有一些不成文的规律:每天都约好几个玩耍时脾气相投的伙伴,在固定的地方集合,稍大一点的去领上较小的,先后不到半小时大家就会到齐出发了。出去后在有苦菜的区域各自散开来开始这次的收获。每天来一场掏苦菜比赛,看谁掏的既干净数量又多,谁就是第一名。如果在掏的过程中渴了就到附近的浇水渠里把手洗干净,然后双手捧起来美美的喝上几大口,就算解决了干活中间的饮水问题了。因为那个时候在农田地里还没有使用化肥农药,所以,我们这样喝了也没事。农田地里干活的人们有时也是这样解决口渴饮水的。有时候正在掏苦菜中间,会来一股大雨,领头的伙伴就赶紧招呼大家到看瓜房、烂茅庵中或大头树下去避雨。有时候谁要不经意间遇上一棵树上有树甜甜时,就会大声呼叫大家过来一起品尝和分享的。在瓜熟的时候,胆大的进地,胆子小的望风,瞅机会去摸两个西瓜来一饱口福。当豌豆开花后不久,就有嫩绿脆甜可口的豌豆角角可以吃了,小伙伴们会趁着看田人不在,赶紧进地里摘几把偷着吃,太过瘾了……
在六十年代后期至七十年代中期,我们这里仍过着大集体生活,每户人家都不富裕,受上一年遇上好年景还能凑合的吃饱饭,也能分点红。如果天年不好,就得倒分红,食不裹腹忍饥挨饿。这时候的苦菜就派上用场了,人们掏回苦菜变着花样去做饭吃——盐汤拌苦菜、玉米面苦菜窝窝、苦菜熬小米粥、腌制酸苦菜等。尤其是三年困难时期,苦菜是人们救命渡难关的上等食物呢!
苦菜属于菊花科苦苣菜类野生植物。经现代科技研究,它具有清热、泻火、败毒的功效。它过去是穷苦人民度难关的食物,而今天却是大众化尤其是富人们的生活用品,它祛邪火,清余热、降血压、降血脂等功能,越来越被更多的人们和当今社会所认可与青睐。吸引着许多居民为获得它而劳作,实为就地取材物美价廉的健康食品。
每逢秋季,人们只能挑拣较嫩的苦菜去掏了。而有很大一部分苦菜就要向成熟迈进,它们一株株长得约二三十公分高,还有较蓬松的小冠,开出许多好看的紫青色、豆青色和浅粉色的花朵,再经过一二十天,这些艳丽的苦菜花的颜色开始萎暗,取而代之的是一束一束的小串串,不到二十天时间一个个又变成了圆满的絮绒状各色成熟的小球球,会随着阵阵秋风在离地面约一二米高的空间漫天飞舞,骄傲的和母体告别,向大自然展示自己的娇态,寻找来年以后生根发芽的沃土。它们年年都是这样生息轮回,从不倦怠,从不食言,周而复始地唱着生命之歌,为大自然带来生机和活力,为人类送来温馨和健康。
儿时的这一段不同寻常的掏苦菜经历,为我的生活增添了几分色彩,让我从小懂得了人生劳动的乐趣,也为我的人生成长积累了富有寓意的启蒙经验。至今每每忆起,都是一种无限美好的生活享受啊!
2022.10.13.于后旗
三、拣柴火
拣柴火一词,现在很多的年轻人都不知道是干什么活儿。让我来告诉你吧:就是拣拾田野里、树林里、耕地边能烧火取暖和做饭的柴草、庄稼根、树叶、树枝、树根和牛马排出晾干的粪便等等实物。干这种营生是我们那个年代所有的人都会干、必须干的活儿,否则,你就要挨冻受饿煮不熟饭。
在六七十年代,处于计划经济的大集体时期,受经营体制的限制,人们生活的物资相当溃乏,生活水平很低,有一部分人家缺衣少食、受冷挨饿是常有的事情。单说这每家每户过冬取暖吃饭烧柴这件事情,是我从懂事能干活儿,一直到上中学以后的这段时间内,经历深记忆清的生活插曲。
每逢秋冬季节,小伙伴们就利用下午放学的时间和星期天,提筐子担箩头,扛爬子拿绳索,人手一件拣柴火用的工具,到集体收秋后庄稼地、荒原里和树林里开始拣柴火。如秋天,就拿刨锄和箩筐,在收割后的秋田地里,要是翻过了,就能比较省劲地拣拾高梁、玉米、葵花等植物的根部,把土抖净装入箩筐就可以了。如果没有翻地,就得用刨锄去费劲儿的砍击这些植物收割后,留在地面上的根茎部分,但是,这种柴火比带须的柴火耐烧。等太阳下山之前,大家都能满载而归,一路上有说有笑,喜喜哈哈地向家长交差去了。
在秋风扫落叶的时候,大家都准备好麻袋、大网套、背绳,有条件的制办个手推车,到集体栽种的大树园里收集树叶。树叶是一种既能喂羊又可作燃料做饭的好东西,所以,每家每户都要在这个季节收集树叶的。勤快的人家还要建一个简易的小库房专门存放树叶呢。你看,小伙伴们用爬子搂,用扫帚扫,一个个在这时都手忙脚乱的顾不上去跳皮捣蛋。大约一个小时左右,整个树园里就有一堆一堆的树叶不规则的堆放在那里,等待小主人往工具里装载了。约过二三十分钟,各种颜色不同、大小形状不等的麻袋、网包,都被填的满满的,大家用绳子捆好,相互帮忙的背在肩膀上,就能骄傲的收兵回营了。这些长长的无序的背着树叶行走的一队队、一伙伙的小伙伴们,有说有笑的为秋天的景色又增添了几分动感浓彩和时代气息。
当寒冬降临后,一场不期而遇的大风,是全村男女老少拣拾硬柴的好机会,当然,懒惰的人家是不愿意凑这个红火的。每当这时,人们在太阳还没露头的时候,就会无令自行而早早的出现在树园里,去拣拾被大风吹落的大小树枝,有时还可以碰到有虫害腐质而断裂的树干。当时那种场景我认为是很壮观的,大家手脚忙乱,叽叽喳喳,谁要是拣到粗壮一点枝干,就要高吼二叫的炫耀一下,告诉人们他拣到了大家伙,人们也会共同回应一声以示庆贺。因为僧多粥少,用不了多久,被老天赐予的战利品就拣拾的干干净净,每人都有一份满意的收获。
大家争着去拣硬柴,主要是为过年制办年货和过春节期间作准备,如在年关临近时蒸馒头、炸油饼、油糕、茶食和麻花,炖猪肉、炖羊肉、煮猪头和猪蹄等好吃的时候就用得着了。
在严冬的时候,小伙伴们也闲不下来,到渠背、荒地、正在繁植期的小树园或果园里,去搂被大多数人都看不起也不愿干的野草和废弃的柴草。小伙伴们戴上大人自制的棉帽和厚围巾,穿上棉鞋毛袜子,戴好棉手套或毛手套,再拿上爬子和一根绳子,全副武装的出现在地面一层霜,出气白哗哗的特殊的季节里。大家三个一伙,五个一群散落在彼此都能看到的地方,就开始本次的劳动和收获了。约一个半小时左右,大一点的伙伴就开始招呼同伴们,该收拾的回家啦。这时大家一人肩背一捆软柴,打道回府。路上大家你看看我的白眉毛,我瞅瞅你的白鼻孔,都在乐悠悠的,说着笑着还没感觉到累就走进了一个炊烟袅袅、鸡嗚狗叫、羊吼马嘶和凝聚活力的小村庄。
在少年的特殊时期,所经历的拣柴火活动,是我人生当中一次克服困难,自立自强,解决问题的磨练和生存能力的提升。而每一次的拣柴火,让我递进式的明白了人生的不易和艰辛,为了生活和生存如何付出与获得的道理,也为我未来的奋斗开了一个好头。
2022.10.14.于后旗
四、吃榆钱
榆钱钱我们又叫榆圈圈,它是春天里榆树抽枝发芽后孕育生机,播散生命而自然绽放的榆树花朵。因它的形状象银元和铜钱,一串一串的,所以,人们就叫它榆钱钱。
当春风吹醒大地,吹绿了杨柳枝条,吹拂的田野一片生机盎然时,小燕子带着南方的气息急匆匆地飞来了,大雁在蓝天中排成人字行不时高歌几声,田园的春小麦崭露头角,渠畔和地边的各种野草也陆续生发出一片片一丛丛诱人的绿,各种树木也由黄变绿,枝条越来越柔软,新发的嫩芽一天一个样,伴随着暖阳与和煦的春风,露出了它们拥抱春天的娇妍。而这时的榆树也不逊色,乘着春息一展娇容:它们在休养了一冬之后,饱含对春天的渴望和对大自然的一往深情,沐浴着阳光,接受春天特有的晨露,舒展自己的枝枝干干,开始了一年一度的新生。先由较壮的枝头生发出许多的小嫩枝,每个小枝条用不了多久,就会长出一些小嫩叶来,同时孕涵出一个个丰满的小绿苞,每个小苞的顶端都有一个显眼的小褐点,这个小包包应该是榆树的花苞吧。然后,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榆树的花苞慢慢变得越来越饱满,约一周左右就开始绽放了,一枝一枝的满树开花,非常耀眼。一串串鲜嫩的榆钱钱吸引着大人小孩,一股股青香味随风散入人们的鼻息,忍不住诱惑的小伙伴在上学和放学路过的时候,如果是树冠低的小榆树,大家可以一齐动手摘着吃,如果是大的就需要选择几个爬树能手去上树摘榆钱。被选中的选手一个个象小猴一样,利索的爬上开满榆钱钱的树上,站稳脚跟后,先伸手摘几朵鲜嫩水甜的榆钱吃在嘴里,然后再往书包和衣兜里摘,同时顺手把一些能够得着稠实的榆树钱枝折断,扔下去给翘首以待的小伙伴们,这样大家都可吃上可口的榆圈圈了。当时大家的那份惬意和满足的神情真是无法形容的,快乐和幸福的感觉充满了每个小伙伴儿的心胸。
这样每天或多或少能吃到榆钱的快乐时光最多十天就过去了。因为榆树的花期已过,这时的一串串一簇簇的榆钱就要向榆叶过度生长。它们逐渐地由小变大,颜色从绿色变成深绿,一片片长成倒卵状、边缘呈锯齿形的新榆树叶,正面油光光的,背后有对称的小茎纹,非常漂亮,随风在慢慢壮实的枝条上摇曳,为春天的自然景观增色不少。
榆树是一种木本科多年生落叶乔木,生长在北方居多。对生长土壤要求不严。习性多耐寒,抗早能力强,是北方早年开垦种植时护田的最佳防护林种。它木质坚硬,枝头呈冠,花叶(榆钱)可食。吃法还比较多,如摘下来洗净,用现打的井泼凉水泡上,再撒上点白糖,就变成现做的脆甜脆甜的榆钱罐头了。还可以洗净拌上少许玉米面粉蒸着吃,也可以晾干砸碎与粗粮拌匀后捏成小团子蒸熟吃。听大人讲,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1960年后的三年),人们春天吃榆钱榆叶,秋天连榆树皮也剥了蒸熟捣碎,掺上少的可怜的杂粮来当主食,让很多人度过饥荒,挺过了生死关。
一年一度的吃榆钱,是我们那时春天里最渴望的事情。虽然时间不长,但它美味可口的新鲜味道,会给人们带来吃的兴致摘的欢乐和在一起的品尝的兴趣,是非常宝贵和难忘的。因为那时小朋友想吃的东西太少了,哪象現在小孩们零食品种多口感好,什么时候想吃都能吃。所以,过去的吃榆钱也就觉的比较珍贵和企盼。直到现在,每年春季忍不住也得摘上些品尝品尝。儿时吃榆钱的经历让我至今难以忘怀,榆钱淳香的味道让人回味无穷。
2022.10.15.于后旗
以上的生活趣事,是我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一段质朴、开心和具代表性的生活写照,也是深深印在我记忆海洋够味的美好情节。今天有空把她搜寻整理出来,作为一种对生活片断的重新回味和过往时空的追叙,也是对过去那种简单、明快和粗放生活掠影的享受,为我的平凡人生增添了些许涟漪,并伴随着未来人生长河而继续慢慢的扩大和波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