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专赋
邓才升
江南胜地,武功北麓,名曰芦溪。据袁水之上游,为萍乡之门扉。城之正东,毗邻宜春,古号仙凤,今谓赣西。镇以东南,排楼初址;天赐宝地,兴学育才,乃武专①也。
建国伊始,宣中名传②。庚寅之年初,国重已扬帆;戊戌梅开又二度,示范叠加晋中专。数度沉浮,校址三迁。共六十余载风雨,历大变世之磨难。荜路蓝缕,难忘前贤。抚今追昔,旧貌新颜。
徐步入门,校舍亭台,错落耐看。励志楼前,书声云端;运动场上,呐喊震天。共青园中,成荫绿树,鸟语花妍。闲来徜徉,蜓飞蝶舞,驻足云间。疑人间遇仙境,世外逢桃源。遥想当年,人毕业、树挂果、家致富,宣风样板声名万里传;重回眼前,上国重、创示范、晋中专③,十年摘下三尊大皇冠!欣欣然也。倚温馨和谐之佳境,融无私大爱于时今。殷殷园丁,当德艺良知辛勤耕耘传圣哲真识,植被桃李;并润物无声以身正范教做人根本,滋养心田。莘莘学子,该知行合一以励志创新,学技共研;又应弘严谨勤思以立足实践,品德并连。唯有初心处世,真心立身,精工博学,方能知训慎言,奋发有为,践训行端。
清风有千种意,雨露含万般情。铅华洗尽,返璞归真。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岂敢得意而忘往日形?厚德载物,踔厉奋发,不可埋头止步今耘耕!
嗟呼!翻思娴花无语,入景生情。吾辈幸于新时代,迈阔步弄潮前行。观其春风化雨,芬芳四倾;一方沃土,见证峥嵘。故须以责任赢信任,用鹏程奔前程。执着进取,大爱无声;再创辉煌,由此始生。虔心以育,敢为人先,终将不负师名;书海泛舟,与时俱进,必定枝繁叶盛!美哉!学从武专已近半生;壮哉!恋于武专缘定今生!吾爱武专,如若吾婴;吾爱吾校,如若吾庭。
注:①萍乡市武功山中等专业学校(简称“武专”,创办于1958年,原名宣风中学。2010年2月23日,学校晋升为国家级重点,校名为“萍乡市武功山职业中等专业学校”;②2018年6月4日,省教育厅正式发文,同意学校设置为“萍乡市武功山中等专业学校”即普通中专;③2018年9月27日,教育部正式发文,武专学校成功获批“国家中职示范学校”;2021年3月12日,萍乡市人社局正式下文组建“萍乡市电瓷电气技工学校”,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至此,学校的特色“电瓷专业”建设更接地气,由专业个体发展到“技工学校”,凸显了职业教育本质功能“服务当地”。2022年学校拟整体搬迁至芦溪县城,预估2024年9月,成功搬迁。



邓才升,男,汉族,1972年5月出生,江西芦溪县人,大学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江西省诗词学会会员。著书法专著《硬笔书法教程》、诗词集《情落人间》《煮诗蒸词》、散文集《拨响尘封的心弦》。
编辑:一帘幽梦

吴丛军,网名一帘幽梦,医务工作者。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华辞赋社会员。萍乡市作家协会会员,萍乡市文艺志愿者协会副秘书长,萍乡辞赋学会副会长兼诗词主编,萍乡市诗词学会会员,萍乡市楹联学会会员。都市头条认证编辑,爱好文学,有散文和诗作见于《人民日报》有品质的新闻《长江诗歌报》《中华辞赋》《河南科技报·百花苑栏》 中共中央《实事求是学习网》《世界名人会》《丝路诗刊》《北京头条》《慈善中国书画院网》《中华时报》《上海文艺网》《江西新闻网》《萍乡日报》《中华诗词学会女子工作委员会》等国家省市级报刊杂志上发表并获等级奖。获第九届“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获2022年“最美中国"当大诗歌散文大赛一等奖。有古体诗入选《世界汉语文学大观》及美国2020年《六月荷诗历》诗集书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