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禾上叶(郭颖)先生《七律.中秋夜汶水河对月吟》赏析
王楼(内蒙古)
中秋夜汶水河对月吟
郭颖
临窗夜坐啸中秋,起看冰轮举远眸。
湖色如天天滉漾,蟾光似水水潆流。
愁心寞寞诗当酒,客路茫茫梦作舟。
古汶桥头一片月,望乡更上几重楼?
这是一首游子思乡之作。“思乡”是古来永恒的主题,是久唱不衰的主题。如李白的《静夜思》、杜甫的《月夜》等都以“思乡”为主题。本诗是作者在远离家的汶水河,恰遇中秋这个团圆节,客居旅社遥思家乡及亲人的抒发乡愁之作。
此诗语言朴实、精美,主旨鲜明集中,格律十分严谨,情景交融,是一首难得的佳作。
首联,“临窗独坐啸中秋,起看冰轮举远眸”,首句“临窗独坐”点明作者是独自一人,“独”字交待了诗人的处境,“中秋”交待了时令。古有“每逢佳节倍思亲”之说,而中秋是阖家团圆之佳节,远在异乡的作者难抑思乡之情,才写下了这首诗。“啸”字用得精当,这是抒情的一种方式,即大声呼啸。第二句写作者举眸望月,“月”在古诗中是与思乡有关的意象,如前面提到的李白的《静夜思》就用“举头望明月”引出“低头思故乡”,杜甫的《月夜》首句就用“今夜鄜州月”引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此句也是用望月引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句中“冰轮”是贴切的比喻。
颔联,“湖色如天天滉漾,蟾光似水水潆流”,这两句写水天一色之景,给读者以丰富的想象空间。如果你是一个画家,便可据此两句勾勒出一幅优美的风景画。第一句描写碧空投影于湖水,随着湖水轻轻荡漾,第二句写月光映照在水面,随着湖水在缓缓流动。这两句都用了静物动写的手法,赋予景物以动感。且对仗十分工巧,词性完全相对,结构一致,是难得的工对。
颈联,“愁心寞寞诗当酒,客路遥遥梦作舟”,这两句不仅对仗工巧,而且意蕴深厚,堪称警句。“愁心”即思乡之愁绪,“寞”指寂寞孤独,而“寞寞”叠用更加深了孤独感。“诗当酒”是说作者用写诗来排解乡愁,这也交待了写这首诗的动机——消愁。“客路遥遥”再用叠字形容回家的路很远很远,“梦作舟”用形象贴切的比喻告诉读者,回家只有梦中才能实现。这也说明作者常常在梦中与亲人相会,但醒来却倍感凄凉!
尾联,“古汶桥头一片月,望乡更上几层楼?”,“一片月”再次用“月”渲染思乡之情,末句用疑问句表达了作者思乡而又不能归乡的万般无奈。表面看是在问上几层楼才能望到遥在天涯的家乡呢?可实则上多高也看不到家乡的影子,意在用此问句表达作者思乡到了痴迷的地步,从而把全诗的感情推向高潮。
这首思乡之佳作,很值得我们学习。愿大家慢慢品味,你会觉得如品普洱香茶,越品味儿越浓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