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姐的麦子情怀
王枵今(甘肃)
一阵微风吹来,梯田里掀起金黄色的麦浪,比瀑布飞溅的浪花还要壮观,路两边农田里的小麦都变成了金黄色,金灿灿的麦穗数也数不清,在夏天的田野中,展示出自己的伟大成果。

那天我们家族聚会去吃饭,大家坐一起侃大山聊天等着还没有来的亲戚,这时候邻桌的一帮人恰好吃完饭扬长而去。服务员开始收拾残汤剩菜,表姐忽然站起来,跟服务员要袋子说她打包,服务员有点不情愿,但还是取了,表姐很认真的把所剩饭菜分类包装,她打包完回来坐下时,我数落她干嘛打包别人剩的饭菜,多丢人。表姐说:“爱惜粮食有什么丢人的,你不觉得多可惜,"我嘴硬的说,“你可以打包咱家的,怎么能打包别人的,惹人笑话看不起"。表姐语重心长地说:“你没有经历过饥饿年代的疾苦,根本不懂没饭吃、吃不饱的事。"她说她把打包的馒头要送给同村的孤寡老人,那很干净不存在剩的问题,把肉菜分给流浪的猫狗,面对表姐这样的爱心我不知不觉脸红了。
表姐出生在农村,从小受过很多苦,经常没有饭吃更别说家里有条件供她上学,她给我们讲她小时候跟着大人收麦子时充满了浓厚的感情。那时候用镰刀收割,没有草帽可戴,脖子搭一条年代久远的旧毛巾,大人们提前把新买的镰刀磨的飞快,月芽般的弯刃银光闪闪,收割时左手尽量张开,拢一大束麦杆儿,右手的镰刀插进金黄的麦根处,向着怀里的方向一拉,“刷-嚓”的一声,齐刷刷地倒下来,割完一刀往前一勾,继续勾住前面的麦子又割,左手拿不了时放在身后攒一堆,直到能捆一捆麦子。收割麦子最煎熬的是中午两、三点时候,这时太阳已高高的爬上了头顶,热辣辣的阳光照在身上,犹如一团火包在周围炙烤,像辣椒一样火辣辣的钻心钻肺,汗水很快浸湿了衬衫。表姐说她娘后面手拿稻杆搓的绳子,把麦子捆紧堆放在一起,她爹放下镰刀把捆好的麦捆装车上,满头大汗的拉着架子车运回家,就这样循序往返,周而复始。此时此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最淋漓尽致的诠释。

她还给我们讲麦子割后去地里拾残留的麦穗,拾麦穗时太阳晒的人发晕,一根根麦秆在下午阳光的照射下,闪着金光,像一把把锋利的宝剑,麦穗零零散散地落在田地里,一副懒洋洋的样子,但发现时兴奋而喜悦,虽然手上和脚上被麦芒和麦茬扎划破好多小口子钻心的疼,但从开始拾一小把攒成一大捆,那种开心不亚于过年,因为她娘将她们拾得麦穗留做口粮,成熟收割的麦子上交生产队了,所以那种惬意的心境无法溢于言表。表姐讲收获粮食的喜悦说的津津有味,感觉三天三夜也给我们诉说不完,因为吃上新麦,就意味着一年都饿不着了,尽管那个苦,那个累,那个筋疲力尽的模样,叫人心酸,但就是打心底里高兴,丰收是他们最大的期盼。
经过几天、几轮的劳作,几亩麦子终于割完了,结束了面朝黄土地背朝天的辛劳,虽然俯首是艰辛的,但仰首是幸福收获。最后一道工序是碾麦,也就是所谓的扬场,是把石滚轧好的麦子趁有风的时候,用木掀迎风抛向空中,借用风力吹去麦子的秕子以及短的麦秆和麦糠等,当碾场结束时脸上头上全是土,眉毛睫毛都是白的,连鼻孔和耳朵眼都几乎堵住,还有麦芒把胳膊刺伤一道道血口子夹杂着泥土,那个疼呀真烧死胡辣的钻心。收割麦子一切过程终于结束了,终于可以休息几天了,便长舒一口气躺炕上,可痛苦随之而来,先是腰酸背痛不能翻身,接着腿疼胳膊疼,后背开始脱皮,脱了一层紧接着又开始脱第二层皮,这样反复的折磨好多天。但是,不知为什么想起当年割麦时,总有一种特殊情怀,回想着辛劳换回的胜利果实,吃着散发浓浓麦香的馒头,竟然有着别样的满足和幸福,表姐说她很怀念那些累并快乐着的日子。
听完表姐讲收割麦子的辛苦,心里十分惭愧,随着现在社会生活的提高,拿镰刀收割麦子已成了遥远的故事,那是父辈的故事,随着机械化收割的推广,手工收割小麦已经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我们不能忘记那个年代的艰苦和历史的印记,一定要珍惜每一粒粮食,不能忘记农民种地的辛苦,如果有哪一顿我们吃不上饭,就不能正常学习工作,吃饭是天下大事,粮食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珍惜粮食就是珍惜我们的生命,更是珍惜了农民伯伯劳动成果。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这句话可是一点儿也不假,然而,现在的社会里的很多年轻人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父母的呵护,每天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把勤俭节约的中华传统美德全抛脑后,常常浪费粮食,糟蹋粮食,尤其聚会时候的饭局,剩饭剩菜让人看不下去。国泰民安,以人为本,为培养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接班人,营养早餐进校园,全国中小学营养早餐全面展开实施,补给学生营养,健全培育祖国的花朵,国家想让孩子们过上更好的生活,政策煞费苦心的为孩子着想,殊不知有的孩子根本不懂珍惜,下水道垃圾堆丢弃的食物让人心寒……
感慨万千,随着改革开放,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应用大力解放了生产力,使机械收割进度和质量显著提高,收割后的田地里,很难再发现有流落的穗粒,捡拾麦穗的情景已成为刻骨铭心生活的回忆。虽然这注定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回顾过去我们那段极度艰辛的生活,再来想想我们今天这样的无比幸福的生活,我在心底里不由得感叹改革开放和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
微风再次吹过,麦苗轻轻晃动,好像把自己的精神抖擞准备使出全身力气往上窜呢,在空中摇曳飞舞,这层浮光翻滚着、跳跃着、欢喜着,夹裹着青春的气息,一波一波随风荡漾开去。远远望去,麦苗长得密集齐整,好像绿毯中的彩纹美观大方,更炫耀自己的实力,向人们展示丰收的前景。这是土地的恋歌,是奏响人们美好生活的旋律。
(图片选自网络)
作者简介:王枵今,甘肃省合水县人,县直机关干部,一个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文学写作爱好者,有作品发表在《九天文学》杂志数篇,地方刊物《黄河象》、《秦直道》和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