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年四月,许春容,来自学校一线的许春容踏足迳南村,既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又兼任扶贫工作队长,同时是即将初中毕业男生的母亲。被分派到迳南村做扶贫工作,舍小家顾大家,东奔西走,南来北往,将扶贫产品输往大湾区,让贫困村、贫困户的日子越过越红火,缩小奔康致富的差距。然而城乡两隔,来回往返两地。
迳南村地处偏僻,田少山多。驻村初期,村民不了解她,不熟悉她,遇到的事不会主动找她,而是采取兜弯迂回的办法,自己解决不了,找村干部解决。随着她的足迹遍及整个迳南村时,现在,村民遇到她都会上前和她聊上几句,民风纯朴的村民还会热情邀请她到家里喝茶。
前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悄然降临到中国大地,震撼着中国大地每一个人的心,也震撼着许春容的心。许春容思考着疫情下怎样开展好扶贫?贫困户怎样做好疫情防控?扶贫的往那条路上走。
每天早晨,许春容总是第一时间站到村口守护点,认真细致地逐一量度进村村民的体温,了解村民的家庭生活状况,及时上报疫情数据给镇相关部门。当遇到有体温异常的村民时,她用手机联系掌握村民的生活和防疫情况。宗智是扶贫的重点对象,衣著不讲究,耕作养植就是不来劲,游离浪荡,经常错过农时,虽经许春容和村干部的多次与他促膝谈心和随访,行为有所收敛,但收效并不明显,好像总是要给许春容找岔,经常借故玩“失踪”,新冠疫情的不期而遇又给他更合适的理由,东一天西一日,不是说头疼就是说不舒服,真是头疼。
许春容行走镇政府开会路上,与宗智遇见,许春容和他聊了几句,宗智实施惯用的伎俩,借故如厕溜走了。碰巧开完会许春容回家时,又碰到了在集市瞎逛的宗智,许春容和他打招呼,宗智故作镇静,心虚了,一个上午三、四小时的时间流逝了,便对许春容说:“许书记,我错了,我即刻回村劳动。”宗智踩着破旧的自行车往村的方向走去。
这一变化,许春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暗地里想:“如果我能细心留意到每一位村民的言行举止,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就不信这些村民思想不变化。”回到村部后,许春容也没有像以往一样,立刻找宗智问明原因。第二天,宗智准时到校上课。第三天一样,第四天、五天一样,许春容于是找他谈心说:“这几天是你进步了,最像样劳动的几天。以后可要坚持下来。”“许书记我知道瞎逛是错误的,以后的再不会了。”“为什么?”“书记你关切的目光已经告诉了我,你诚挚的行动已经感动了我。”
随着工作的深入,许春容了解到许多贫困户的情况,不禁心里打鼓,思索着;条条都是山路,坑坑洼洼的,路怎么这么难走?我今天能否再回到住处,然而工作的实际是进了村还要入户,迳南村有贫困的建档立卡户31户86人。许春容时常开着一辆电动车,挨家挨户上门走访,有时走不回住处,就住在农家,第二天才回住处。
许春容通过经年累月的行走,练就了能行会走的习惯,村民们笑称她是:“飞毛腿”,许春容入户调查,了解详情,在贫困户家中都挂上一张卡片,里面记录着贫困户家庭的基本实况、帮扶措施等。许春容说,贫困户做了一户一档的卡片,贫困户、村委、我单位一式三份。是我联系贫困户和帮扶单位、责任人的最好手段。
一年多下来,许春容进到宗智家,一边仔细查看其家中新建的水厕,一边叮嘱其看病要保留好凭据,以便申请相关补助。“感谢许书记教我去申请补助,不然看病花了不少钱,没有补助,压力更大。”宗智真诚地说。许春容告诉记者,她是在一次闲聊中了解到宗智的情况,在咨询相关部门了解政策后,帮助她申请了补助。“我常常和他们交流,他们有什么情况都会和我说。但有时候他们对政策不了解,只是当成苦闷和我倾诉。我不轻易许诺,会先了解情况,觉得切实可行才会告诉他们。”许春容说。勤沟通、勤交流,许春容用细心和诚心赢得了贫困户和群众的信任。
此外,许春容经常和人提起的是,“我牵挂着大山里的孩子,关心的他们的身体发育和在读的学业等;他们的事就是我的事。”
一天下午,空巢老人祥伯由她带到镇医院看病,天突然下起了一场大暴雨。原先以为看完病后可以及时赶回村部继续做事的。铺天盖地的雨,没能让她如愿,她心中默默地祈祷雨点停,天老爷好像和她开玩笑似的,就是不在短时间内停下来。她心里很是焦急,将祥伯安顿在自己的宿舍后,不等雨完全停下来,就赶着到了村部,当看到留守在村部的村干部时,仿佛在她心里有一种莫名的感觉,当她走到其中一村干部面前时,村干部用从焦虑转向平缓的语气说:“许书记,多谢你将祥伯带去看病。不是麻烦就大了?”许春容说:“什么事?”村干部说:“许书记,祥伯家刚被淹了,我们正在组织抢救。要是祥伯在家,我们就遇大麻烦啦。”许春容微笑着答道:“幸好,我们去他家看看。”
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时,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市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在广东扶贫济困日来临之际,6月17日,我校领导率队到迳南村调研指导精准扶贫工作。
由于近日来连降暴雨,校领导冒着大雨前往迳南村开展调研工作,首先察看的是迳南村利用废旧小学改建红色教育基地和党建基地的工程情况,并对如何抓好改建工作以及后期布展工作进行了现场指导,随后和我区领导听取了扶贫工作第一书记兼扶贫队长许春容同志及村镇干部的工作汇报,详细了解扶贫工作进展情况及下一步的工作打算,并共同研究讨论了合作社发展的上新项目,对合作社即将参加市国际食品食材展做了具体安排并提出工作要求。调研结束后,校领导冒雨对贫困户进行了慰问,在湿寒的雨季里温暖了贫困群众的心。
别看许春容身材纤秀,能量却一点也不小。她是一口气跑完全程马拉松的跑者,时常沿着村中栈道跑步,和村民拉家常、聊乡村建设;她也是开着辆二手车就敢往崎岖山路奔的“老司机”,车技在上山入户的过程中进步神速。她称自己为“女汉子”,“我大大咧咧惯了,人们都说驻村条件艰苦,我却不觉得有多苦,反而觉得这个经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虽然我是女同志,但我也有巾帼不让须眉的精神。”不怕吃苦的“女汉子”常常不拘小节,却对环境卫生有着严格的要求。在贫困户阿权家中,她一边查看其家中的环境卫生,一边叮嘱他一定要保持打扫习惯。她觉得,环境干净了人的精气神也不一样,因此非常注重村中环境卫生维护。“以前村里常有垃圾堆积,现在到处都是干干净净的。阿权从前也疏于打理,在村干部的‘念叨’下,慢慢地他也会经常主动打扫。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许春容说。
迳南村山多地少,帮扶单位在村委会楼顶、村卫生站楼顶等地分三期建设了分布式光伏电站,为村集体增加收入,同时带动贫困户增收。“我其实在想,能不能在我们村民散步的河堤、村委会旁的文体广场,也给建光伏顶,既能遮阳挡雨,还能发电增收。还可以增加路灯、石凳等配套设施,加以美化……”许春容在心中又谋划了一幅新的发展图景。在她的描述中,既有舒适宜居的美好向往,也有务实可行的长效蓝图。虽已实现村、户脱贫双退出,但相信不久之后的迳南村,又将迎来一些新的充满活力的变化。
在派出去扶贫的日子里,她关注得最多的是贫困户及其孩子。 红火的六月,意示着临近中考的日子,许春容回到市区,她说。“我自己的孩子过几天就参加中考,我要陪伴他渡过这段时光,不想错过他成长宝贵的时刻,虽然两地奔忙,路程迢迢,但我不愿错失作为一名母亲的责任和义务。”
不久在市相对贫困村退出抽查审定工作会议上,经市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定,对口扶贫的贫困村均达到退出标准,一千多名贫困户达到“八有”脱贫标准,脱贫率达100%。
随着扶贫工作接近尾声,市扶贫工作队将分步撤离迳南村。许春容看着面貌崭新的迳南村,她内心充满喜悦,“扶贫工作即将结束,我要带着我的孩子到这里感受山村的变化,让他明白扶贫如此艰难,我都坚持下来了,学习对于你来说,恐怕难不了你?”
当人们和许春容聊起扶贫驻村时,她说:“10多个月的驻村扶贫,一晃就过去了,来到我们迳南村以后,不管是村委干部还是当地村民,品格良好,为人善良,热情好客,只要踏脚深入到农家。用心为他们排解困难,她们会是理解和支持我的,问我有没有遗憾的事情,我觉得肯定是有的,有困难想克服去解决,无论是自己父母,还是公公婆婆,甚至是我的丈夫,还有我的孩子,没有他们的支持,深切的奉献,担当我坚固不催的后盾,为我分忧,我恐怕早就打退堂鼓了,我心存感激和感恩。”
许春容刚抽调到迳南村扶贫时,许春容想:路途真的好遥远啊!如今驻村扶贫已一年有余,为兼顾工作和家庭,许春容常常需要往返两地,在村里又时常需要上山入户。
通过扶贫开发和乡村振兴迳南村富裕起来了。每当人们问起许春容时,她总是笑言:乡村振兴,我坚定在路上。

作者简介:钟奎华,笔名土圭垚,文柯。喜爱写作、旅游、书法和摄影。坚持写作四十多年,百多篇作品收录于《梅州文学网》《增城日报》《灃水之水》《海珠文学》《荔乡情》《南粤作家》《神州文艺》《作家作品》《丹荔》《杨梅》等报刊杂志或网络微刊,数篇征文在比赛中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