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兴
有位科学家说,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使人们的生活变得简单。的确,有了汽车,出行就变得简单;有了电梯,上下楼就变得简单;有了电话,沟通交流就变得简单。但往细里想,这种简单,其实是通过复杂的技术、复杂的设施设备实现的。
汽车是当今十分普遍的交通工具。但是一辆汽车的零部件数以万计。生产一辆汽车需要多个工厂通力合作。这些工厂必须拥有众多的工人、复杂的设备、繁琐的流程。汽车的销售、维修、保养,也需要一个体系,事实上已形成了一个产业。汽车在烂泥路上不能行走,还得为汽车修筑公路。有了公路,还得制定交通规则,设置红绿灯,配备交警。但仍然不能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所以还需要保险公司为其承担保险。我们看似简单的一脚油门一脚刹车,却不仅有赖于脚下这架复杂的机器,而且还得依赖背后这个庞杂的系统。
人类早期的生活十分简单,人们每天的主要任务就是寻找食物。那时没有马路,没有车辆,走路可以任意横行。也没有单位,不用打卡,人们的时间观念并不强。那时的人们自由自在,有大量的时间用于休闲和玩耍。当然,肚子饿了需要寻找食物,但是如果吃饱了也就万事大吉。由于受制于自然条件,饿肚子、没衣服穿、没房子住的事情经常发生。于是人们就发展科学技术、发展生产力,去不断满足人们的这些需求。人们旧的需求得到满足,新的需求又不断产生,生活也变得日益复杂,人们的闲暇时间也变得越来越少。
我小时候长在乡下,吃着简单的食物,穿着简单的衣服,住着简陋的房子,每天快快乐乐,无忧无虑。有一天,大人们说城里的生活更好,我便发奋学习,努力往城里奋斗。经过十几年的刻苦读书,十几年的拚命工作,我终于在城里扎住了脚。我把母亲接到了城里,想让她享受一下城里的生活。不料母亲住了不久却执意要回乡下,说是在城里生活啥都不方便。母亲住在乡间小院,一出屋门就有阳光就有风。但是到了城里,要见到阳光,要去吹风,就要先出家门,还要注意带好钥匙,再乘电梯下到一楼,再推开楼门,才能来到院子。但院子里停满了车,并没有立足之地。如果走出院门,人、车更多,看着眼晕,无法行走。在这样一个繁杂的地方,人的神经时刻不能放松。在我眼里的美好生活,在母亲却是并不方便。
许多人又何尝不是这样:点灯熬油上学、早出晚归上班、按揭贷款买房、挑挑拣拣买车,又是购物,又是旅游……每天忙忙碌碌,兢兢业业,其实目标很简单,就是为了得到幸福和快乐。但不知,他们是否得到了自己想要的。
忽然想起一则寓言:一个富人见一个穷人在海边晒太阳,就建议穷人去挣钱。穷人问挣钱干什么,富人说有钱什么都可以做,比如去海边度假。穷人说我这不是正在度假嘛。当然,穷人的度假与富人的度假肯定不会相同,但其本质却都是一样的。对这个寓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却给人们提供了追求幸福快乐的另一种路径。
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复杂,我们的目标其实很简单。我们似乎更惯于从复杂中寻找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