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上过4次党校,在我人生的经历中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一)
1983年初,我从武钢热轧厂生产一线考上武钢党校政干班,脱产住读一年。
1984年5月,我从武钢党校毕业刚分配到武钢党委政策研究室之际,参加了湖北省委党校党政管理专业函授班的考试,并开始了为期三年的半脱产学习。
1993年8月,我考上中共中央党校函授学院经济管理专业,经过二年多时间的学习,于1995年12月本科毕业。
2002年,我在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工会担任组织民管宣传部部长期间,公司党委组织部通知我参加武钢党校第23期中青班学习,脱产住读3个月。
作为钢铁企业的一名共产党员,先后4次到党校学习,是十分幸运的,不仅使我比较系统地学习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系统领悟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艰难坎坷而又辉煌的历程,系统理解了经济管理和企业管理等基本知识,而且使我从党的历史中、党的诸多文件里汲取着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坚定了理想与信念。
同时,提高了用马列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在实际工作中逐步向着“能写、能说、更能干”的目标靠拢,深感党校学习使我进步成长、使我终身受益。
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回顾自己在党校学习期间的生活与收获,更加增进了我对党的情怀,更加激励着我汲取奋进力量、鼓起迈进新征程的豪迈气概。
(二)
1983年春节过后,我从《武钢工人报》上看到了武钢党校招生的通知。这时,我在武钢热轧厂板坯车间担任团支部书记、党支部委员、吊车班长,三班倒。
作为1976年入党的年轻党员,我觉得自己符合报考条件,便和厂里的几名年轻党员一起报了名。
后来得知,武钢各厂矿报名者共有一千几百人,但只招收2个班的学员共100来人。
这时,距离考试日期很近,感觉复习时间很紧。好在我这几年在自学,其中于1979年7月还参加过全国高考,报的是俄罗斯文学语言专业,俄语及总分过线后,又参加了俄语口试。虽然最终与大学失之交臂,但语文、历史还有点基础。
武钢党校位于青山区任家路附近的三弓路旁,与武钢宾馆一墙之隔,前面是武昌通往青山的主干道和平大道。
那天考试结束,自我感觉不好。看到那么多考生从教学楼涌出,我估计希望不大。我记得,那天正纷纷扬扬下着小雨,我没有带雨衣,骑着自行车从武钢党校至红钢城再至武钢厂区,再至位于青山东郊的白玉山武钢二生活区,任凭雨水淋得透湿,我想让自己清醒一些,盼望以后有机会再考。
没有想到,过了不久,我接到厂党委组织部的通知,收到了武钢党校的入学通知。
后来才知道,这是武钢党校建校以来第一次考试招生,这次共招了2个班,其中一个班是一般干部的考生,我所在这个班都是工人身份的考生,这两个班分别叫做政干一班、政干二班。
这年的5月,党校政干班开课了,武钢党委领导在开学典礼上讲话,鼓励我们政干班首届学员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理论,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素质,以适应武钢不断改革发展的需要。
党校这一年,实行的住读制,吃住都在党校。这时还没有实行双休日,每周六下午课后放假,星期天晚上7点钟在党校前楼4楼走廊里准时排队点名,居住在黄石大冶铁矿、金山店铁矿、鄂州机械制造厂等地的学员也必须在这一时间赶回党校。有一名武钢焦作矿的学员因路程很远而很少回家。
我们班学员住在党校前楼4楼,三个人一间宿舍,宿舍里三个办公桌拼在一起,三张床,我和来自炼铁厂的蔡礼明、冷轧厂的陈健同住一间宿舍。
班上成立了党支部和班委会。我被推选为党支部组织委员。
这一年,党校的课程主要有中共党史、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现代汉语等。每一次课下来,都有作业。每一个阶段,都有考试。
我对夏瑾教授的党史、陈尹士副教授的科学社会主义课程记忆犹新。
夏教授讲课语速平缓,观点简明清晰,特别是对党史事件实例的详细分析,使我深刻认识到党的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使我党艰难地赢得一次又一次斗争的胜利。
陈尹士副教授讲课时,手里总是拿着一叠卡片,他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讲得自然而透彻,使我领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承载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与探索,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哲学、政治经济学当时对我来说,难度比较大,尤其是那许多概念、名词解释要理解,还要背诵、默写得出来。于是,我准备了一些小卡片,把那些名词解释和概念抄在卡片上,没有事时、走路搭车时、哪怕在学校买饭排队时都见缝插针地拿出来默默记诵。
一年扎扎实实的学习,逐步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理论有了一个比较系统的初步理解,开始能用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观点看待与分析一般事物,理论水平有了明显提升。
这年的暑假,我回老家沔阳县仙桃镇,在武钢氧气厂工作的妻子在沔阳妇幼保健站生下了我的女儿。回校时,同学们互相报喜,居然还有4名学员暑假期间妻子生的也都是女孩,学员们称之为“五朵金花”。
叶少雄简介
叶少雄,男,大学本科学历,武钢高级政工师,先后在武钢党委政策研究室、武钢有限责任公司、武钢集团工作,曾任湖北省青年自学成才协会副理事长、武钢青研会副会长,在《工人日报》、《中国冶金报》等媒体发表通讯、论文、散文等百万余字。还作为志愿者,担任武汉园博会园长,并主编《我来了,我是园长》一书。
征稿启事
各位作者,我们海内外文学联合会向全世界作者征集稿件。我们分普通稿件,月征文稿件,年征文稿件,新的一年我们将举办世界级文学作品评奖,奖金非常高。欢迎朋友们投稿。投稿地址,加微信snbm5828。加微信时必须告知是投稿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