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二十大报告指出:“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为文化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做为基层文化工作者,我们信心百倍,因为在过去的十年,在党的领导下,基层公共文化事业取得了丰硕成果......
文化是一盏灯一一点亮农家书屋的精神之光,带来更智慧的阅读和更精准的服务。
文化是一段舞一一跳出乡村的幸福生活,唱响和和美美的乡村之歌,凝聚力量振兴乡村。
十年来,在党的领导下,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乡村公共文化事业不断繁荣,正以独特的形式体现着乡村群众的幸福生活,提升着幸福指数,我们底张就是这样…

2012年,底张乡新建的综合文化站投入使用,上下两层十八间,功能室完备,设施齐全。同年,各行政村农家书屋建成,实现了群众足不出村就能饱览群书,经不断更新补充,目前,现全乡29个行政村共有农家书屋、图书室31家,(不含学校图书室)藏书六万余册…

2013年,草庙岭村荣获原国家住建部授予的“国家级传统古村落”称号,后又筹建了全乡第一家乡愁博物馆,使该村乃至全乡深厚的文化底蕴得以挖掘整理,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继承,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再加上古朴厚重的郭家大院使游客留恋忘返......


历经两年的公共文化示范区建设使各村普遍建立了业余文艺团队,他们自编自演自娱自乐,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2015年,我乡顺利地通过了公共文化示范区建设市级验收。


2016年,底张农民志愿者书画院成立,该院是我县首次获得市级命名的四家书画院之一,书画艺术得以弘扬…


2017年,洛宁县底张革命老区纪念馆建成并开放,当年荣获洛阳市首批市级“中共党史学习教育基地”称号,先烈精神红色基因得以弘扬。

2017-2018年,全乡新建、改扩建西磨头、北安沟、西岭、下高村、曲阳、石井头、北张洼、候峪等8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新建10个村级文化广场17个简易文化舞台,西磨头足球场也投入使用,一大批文化设施器材健身器材投入使用,公共文化“七个一”实现了全覆盖。2018年,全乡第一家家风家训馆在礼村建成并开放。
2019年,在县局支持下,乡综合文化站得到全面提升。
2020年,随着乡村公共文化的发展,群众素质明显提升,当年,底张荣获省级“文明村镇”称号。


2021年,底张文化大丰收:三余书屋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服务基层服务农民先进单位;李翔梧故居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按照“五红两馆一故居”的总体规划建成了李翔梧纪念馆,被省委党史办命名为河南省中共党史学习教育基地。



2022年,按照文旅融合发展的总体部署,一批重要的文旅项目正在实施,乡村振兴的画面正在徐徐展开......
文化,正在不断奏响精神富有的时代最强音。目前,作为美丽乡村建设重要内容的李翔梧纪念馆扩建提升正在全力推进,柴窑温旭阳红色教育基地建设也已全面展开,红色史实得以挖掘整理,革命遗址得以保护,革命老区,红色沃土,处处彰显红色历史!红色精神必将在底张老区在豫西洛宁乃至神州大地开花结果落地生根,必将迸发老区人民推进乡村振兴的信心和勇气!
(底张乡:刘丰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