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浓
作者:刘海林 朗诵:徐丽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这是古人眼中 的秋天。现代人眼中的秋天多多少少有点失色,不是因为秋 天不美了,而是因为现代人太“忙”了,已经无暇顾及自然 的美景了,忙于生计、忙于娱乐、忙于“躺平” ,总之就是 忘记了自然,忘了自己与自然的交融。
“人生短短几个秋”。说来惭愧,作为一个现代人,我 也经历了 34 个秋天了,但是忙于奔波,真的没有好好的欣 赏一下秋天。这段时间稍微闲暇下来,偶尔望向窗外,吓了 一大跳,已经秋意浓了,转眼已经大半年过去了,错过了太 多,秋天只剩下了个尾巴。 今天,天公不作美,外面的天空密密麻麻的铺满了一层 层喑哑的云朵,把秋高气爽的阳光完完全全的遮挡在了后 面,看不见一点秋的笑脸,偶尔秋日从云层的缝隙透出一丝 丝光照,像是普世的圣光照亮一线天地,透过圣光虔诚的思 考着自己的内心。
最美的秋天的树,看吧,无论是晴天还是阴天,都不影 响秋树之静美,放眼望去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言,层林尽染, 像是五彩斑斓的绸带随着秋风,一直飘摇到天空的尽头。枫 叶红透了整棵树木,柳叶欲拒还休,下面黄透了裙摆,但是 上面还执拗的留着翠绿,远远望去像是一位窈窕淑女,扭着 腰肢在风中翩跹起舞,黄色的裙摆在风中飞舞。
最耐人寻味 的是苍翠的松柏,墨绿墨绿的针叶,既不改其绿,更不改其 坚,像是人的初心,不知是否能得始终。
如果说秋天最触动人心的,那么要数连天的秋草了,整 片整片的向远方铺展,像柔软的毛毯,像金碧辉煌的康庄大 道,无尽的蔓延向远方,你不忍心踏上去一步,怕打扰它的柔美、怕踩坏它的静美,只愿远远地看着这美好的温柔,感受它温柔的怀抱。偶尔会遇到俏皮的草坪,它们还执著于夏季的翠绿,但也略显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怎么看在绿色中也 透出一丝淡黄色的成熟,叶落要归根,青草也一样,翠绿了 整个春夏,到了秋季也该回家了,把叶的营养慢慢传送回根 基,蓄力过好整个冬天。
秋天最开心的莫过于收获了,看吧,大街小巷忙忙碌碌 一派繁忙快乐的景象,秋菜琳琅满目、秋果香艳欲滴、秋粮 饱满丰硕,一年的付出与耕耘,到秋天赢得收获,年年如是。 人生又何尝不是。
春天我们忙着生长、积累、储备;等到夏天就开始释放、 作为、贡献;等到秋季我们就要产出作品、成就、未来;等 到了冬天我们就要整理好心情,开始回忆、静养、安心。经 营好自己的生命,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世界负责。

主播简介:
徐丽,中国现代作家协会会员。松原市作家协会会员。前郭县作家协会会员。多种不同风格、不同题材作品被编入国家级、全国百强报纸、多家省级、多家市级报刊、书刊——《民族文学》《中国当代作家》《河南科技报》《河南经济报》《松原日报》《青年文学家》《文学百花苑》《渤海风》《文学讲坛》《松花江》《萧乡文学》等。
大连有声文艺,是徐丽创办《朗读者》读书会,又名:松嫩流域朗诵团的升级版。大连有声文艺,就是把精品文学变成好声音。每一个文字,不仅仅是文字,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有爱,有思想的精灵。每段文字都是通过深思熟虑的结晶,更是对文学艺术和生命的敬畏。2022年4月9日,徐丽自媒体文学公众号《大连有声文艺》应运而生,随之得到松原文化界和多个城市众多文朋师友纷纷投稿。可见广大读者对声音艺术的追求和心理渴望。文学艺术永远为广大读者服务。植根于生活土壤的文学精品,经过原创作者再次提炼,又经过好声音的录音诵读,为文字进行二次创作和提升。喧嚣的红尘,浮躁的世界,好声音的魅力和穿透力能为读者奉上听觉的文化盛宴。

之所以取名“大连”,寓意:大连在东北三省,无论是从经济还是文化等多角度,都是名列前茅的海滨城市,而且覆盖率很广,能带动文学艺术齐飞并进。让精品文学得到广泛的传播。“有声”就是把文字变成好声音。“文艺”就是文学艺术。组合起来就是“大连有声文艺”
大连有声文艺编辑部
总编:徐丽
收稿:丽子
审核:北方二丫
编辑:北方的云
执行总编:林海丽子
大连有声文艺总编徐丽女士,有偿为各企事业单位,包括各大餐饮、美业、洗浴、企业家撰写创业经历和企业背景,以及人生自传。编辑部收集优秀文学作品。思想性艺术性非常精彩的文学作品,可用好声音演绎。投稿微信:林海丽子150438727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