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谭鉴洪
中秋节刚过余兴末尽又迎来秋高气爽的重阳节。
重阳节早晚飒爽秋风带来丝丝凉意,柿树叶正黄随风飘下片片,熟透了的柿子红灯笼般挂满枝头隨秋瑟索摇曳着甚是惹人中意。乡间稻田正在茂盛拔节孕育着秋收带来的欢乐。乡间农谚说:从白露,中秋节,重阳节到秋分正是禾作蕊。这个关节眼正是稻田田间管理的要务。

重阳节一年中天高云淡气爽季节,民间有着登高远眺的习俗,人们在重阳节前一晚约上三,五知己好友成群相约前往习惯登高点等待重阳节当天晨早看吹薄雾日出美景。秋高气爽万里无云,极目之处心旷神怡。据记载,重阳节登高习俗出自汉人桓景避难的说法。与民间重阳节食品习俗不谋而合,取其好意头谐音“高“与"糕"。在习俗食品有:萝卜糕,马蹄糕,更注重”崧糕"(也别称为大发糕)。在民间约定俗成一说便知其時是重阳节。

清明节与重阳节
民间祭祀分:"春祭,"秋祭"。春祭为清明节,秋祭为"重阳节"。广东潮汕地区和粤西,北地区多为”秋祭"。而珠江三角洲地区多为春祭。当年祭祀只能是选择一次祭祀。隨着社会文明意识提高一些民间习俗也有所改变,有的乡村把重阳节改为敬敬节。凡年满6O周岁的不论男女村民都得到一份礼品,有的乡村还请老人家聚餐呢。给人们耳目一新,既传承千百年来的民间习俗又给人们一种新的移风易俗新风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