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的水
文/张维清
在这里,可以捡起鸟鸣,清澈,桨荡出优雅的清波
在这里,可以看到打结过的垂柳
在湖边,走去走回
西湖的水,见不到奇山,见不到祷告的庙
静坐,向你洒点仙水
浪急,拖走长长的水袖
我走上断桥,琴声扑面而来
西湖的水,是否读懂姑娘内心的忧伤
声声素弦,能否抚慰姑娘内心的眷恋
我不敢惊动姑娘眼眸中十八岁的春水
也不敢喊西湖的水,染点朦胧的月色,调出她的感伤
多想落一场细雨啊
洗洗心灵,洗洗眉宇间的愁
多想来一阵小风啊
衔走她的孤独和怅惘
(图片来源于网络)
父亲的扁担
文/张维清
横看是梁,挑走人间冷暖
竖看是字母,挑走世间春秋
父亲的肩膀是扁担的中转站
一边挑起黄土,一边挑起苦涩
把磨出的血泡,打造成亮华
悠悠的扁担,落下泪水和山歌
我曾把它误看成父亲佝偻的背
问过熟麦,稻子,问过田野和镰刀
扁担,那是父亲一根顶天立地的肩梁
后来,他挑起长长的叹息和感慨
再也没回来
后来,我把它写进诗里
文字摸着它,流着泪
仿佛摸到他走南闯北,瘦弱的背影
(图片来源于网络)
喊故乡
文/张维清
踮着脚尖,喊流水,喊黄土,喊唧唧我我的野花花
喊累了,就唱
把游天游的高亢,忧伤和愁肠唱出来
民族舞篝火边,跳起来
喊累了,就租一块纸,写母亲站在村口的眺望
写父亲裹紧头巾,在山野上放牧
写如歌如泣,喊我嘶哑的炊烟
我用心喊,用破嗓子喊
喊痛我的喉尖,喊痛我的泪
喊痛我的乡愁
故乡才能听到我颤抖的声音
才能听到我呼唤的声音
我要大声喊,迎风喊,扛雪喊
让河流,庄稼,爱情……
都变成我永远的回声
(图片来源于网络)
竹
文/张维清
脱下一件件铠甲,疯长,比春还快
打起千千结,或玩起积木,节节码高
空心,谁去侧耳倾听它空若虚谷的胸怀
谁能破译它黑暗的密码
根深深地抓住石头,摇落狅风暴雨
一根根铁骨,举起一把信仰
幽竹,叶子,麻雀的家
在月光弹成的雪被里,睡去
四君子,我读懂了它的高贵,高雅,高赏
吊脚楼,篾篓,竹篮……
我看到它铿锵的背影
竹有多高,它的梦就有多远
(图片来源于网络)
扁 担
文/张维清
挑山工,父亲的家当,扁担,绳子,大山,阶梯……
挑黄土,把田野的春秋捆好,牛车拉走
扁担喜欢听,父亲走动风声的跫音
滴落沉默的泪水
喉尖落下的山歌
扁担从左到右,还是从右往左
找个生活的平衡点
与肩膀厮磨了一辈子
把骨子里暮色和黎明磨响
我看见父亲挑起大山,人间的冷暖和炎凉
扁担摇落清癯的背影和人生的风雨
我看见父亲挑起厚实和坚韧的日子,走在田塬上
悠悠的扁担筑建一道岁月的桥梁
父亲走了,我不敢惊动壶盖
生怕泄露老酒醇香的秘密
也不敢摸那粘满灰尘的扁担
生怕惊醒他的陈年旧事
刺疼我柔软的伤痛
(图片来源于网络)
故乡在喊我
文/张维清
亭边的蒲公英,打着伞,等我回家
山沟沟的白花花,喊我,相拥而泣
放养黄昏的老牛,水草边,喊远方
颠簸不堪的河水,站在我血液的岸头,喊疼了我的相思和忧伤
去黄土看望熟悉的稻子,把我喊成一片金黄
到露珠里去探望那片月光,那是从我鱼尾纹滚下的一滴泪
我也喊故乡
炊烟,家的味道,田野,泥土,小村酿造的梦
龙骨松动,水车彻响,仿佛一支歌
我的喉咙喊痛,喊破
就饮一碗泡温的井水
喊出一个闪亮的日子
拎上鸟巢,装满我的乡愁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简介】张维清,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在《诗刊》《中国诗歌》《长江丛刊》《长江文艺》《长江日报》《湖北日报》《芳草·潮》等刊物上发表诗歌一百余首。出版个人诗集《乡土》《父老乡亲》《风语》《春暖花开》四部。先后获武汉市99位诗人诗歌奖,财政部财政文学诗歌二等奖。
【老丫文苑 :创始人】
陈艳丽,女,汉族,吉林松原人。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 ,《华夏诗词文学社:社长主编》江南诗词协会会员。作品有诗词、散文、小说《老丫》。经常发布在《江南诗絮》《都市头条》《北方都市文化》《松原日报》《松花江》《温馨微语》《艺苑百花》《大江诗社》《巴马文化社》《中国爱情诗刊》《花花上酸菜》等报刊与微信公众平台。



金牌主播朗诵热线:
传奇: 13436847700
智昊:13756148336
阿桂:13943822385
天乐:13991678287
(备注: 作者可以选择您自己喜欢的主播老师为您朗诵佳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