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西之郡,平襄古县,自汉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置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境内古遗址、彩陶绘画、“马家窑、齐家”文化,辉映史册,闻名九州。
通渭乃“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中国书法之乡”,书画人才济济,国家级会员50多人、省级会员200多人,素有“家中无字画,不是通渭人”,“锄含云水笔含墨,耕罢梯田耕砚田”之说,信可谓翰墨渊薮。
吾师何公胜江,字恒一,篙翁,贵诞于壬寅桂月,甘肃通渭人也。师承故土之地灵,生于斯,长于斯,自幼习书,耳濡目染,家学渊源,收藏颇丰,古今书画,名家大作,置于一堂,朝读暮写,夙兴夜寐,临池数载,精研法帖,磨穿铁砚,终成尔,下笔如神来,佳作成逸品。师书法五体皆善,草书见长,其书学思想,乃为天人合一、师法自然,通易学、精诗文、参禅意、涉堪舆、习武术,集百家之长,融国艺为一体。传播弘扬书法于国际大洋海外,享誉陇原,喻晓九州。
辛巳天中(2001年),师怀乌鸦反哺之义、羊羔跪乳之恩,邀请当代文坛巨匠贾公平凹,莅临通渭,采风创作,出版《通渭人家》,尔后通渭闻名于全国。申报国家书法之乡,源于何公牵线搭桥,师造福桑梓,回报故土,厚德无量,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攸类大贤尔。 己丑朱明(2009年),不惑之年,受命担纲甘肃省书协副主席(三届连任至今),可谓是青年之俊彦,书界之骄子。同年,为往圣继绝学,负笈北上,客居京华,访学于中国书法院,受教于当代书法大家王镛、刘正成、沃兴华、石开、胡抗美等诸位先生,潜心向学,受益良师,学业大成,满载而归,主导陇原书坛,引领书法大道。
甲午荷月(2014年),受董玮先生之邀请,何老师从陇原乘机抵达燕赵,莅临河北美术学院书法学院授课,课题为《中国书画欣赏鉴定》。师传经布道,授课而有备,心思慎密,谆谆吐哺,提耳把手,惜时如金,开启鉴赏,眼界顿开。师与余,大学相识,恩师恩情倚重,诚厚而质朴,古道热肠,高情厚意,实谓良师益友尔。
乙未春节(2015年),余寻经问道,迎风冒雪,出仇池、到成纪、转陇西,前往老家,登门拜访。一路景色,犹如陇派国画,到站下车,老师出门路边相迎,见面如故,促膝长谈,暮色降临,令慈亲自做饭,饕餮盛宴,齿颊留香。饭后品茗,谈古论今,为晚生解惑指路,通宵至达旦,肺腑之言,感人心脾,安知千载之前不为师门弟子乎?
观师书法,追根溯源,师法高古,篆隶楷行草,千秋各具,异彩纷呈;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博众长,冶于一炉,成一家之风。堪采伯英之风,敢追山谷之意,上可演乾坤之大,下可绎人心之微。遨游于天地之间与鸿儒往来,躬耕于案牍之上与圣贤对话赏大作,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秉烛夜书,流连忘返,其志可嘉,其情可鉴,滴水之功,终成大业,真乃伟哉也。 师高位敬先贤,为师掖后彦。数十载春秋,连任三届省书协副主席,领军陇原书坛,推动繁荣发展。庚子嘉平,伏承荣膺中国书协理事,携华夏同仁之共进,为书界之楷模。存念师恩,金石厚义,幸甚至哉,赋以咏志,故惶惶不敢轻文,缓缓下笔。然学识疏浅,笔干墨枯,文不遂意,难表高师,勉强成文。
辛丑九月初一于仇池漾水河畔
晚生曙堂董小亮敬文

董小亮:甘肃西和人,2016年6月毕业于河北美术学院书法学院书法学专业,本科学历,艺术学学士学位,毕业留校任教,师从何胜江先生。2018年9月从部队转业,现任共青团甘肃省委青年组织常委,甘肃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理事,陇南市青联委员,陇南市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陇原书社社长。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作协子曰诗社社员、甘肃省书协会员、甘肃省民协会员、陇南市诗词学会会员、陇南市美协会员。

主播简介:刘建忠,金牌主播,清水县作协朗诵艺术团业务团长,甘肃省传统文化学会会员,清水县作协、音协会员,清水红楼梦学会副会长。1988获天水市第四届播音听评会三等奖,2010年获甘肃首届县区台一等奖,2012年6月获首届全国电视播音双十佳。

陈裕亮,天水市清水县远门镇学区音乐教师。热爱朗诵,于2019年参加县工会举办的“中国梦,劳动美”朗诵比赛并荣获三等奖;曾多次担任远门镇政府和远门镇学区举办的文艺汇演的节目主持人。
何胜江老师书作鉴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