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书感怀
文/田轩斋主
中华文明五千年,
汉字书法呈其源。
结绳记事启智慧,
图画文字始出现。
古有仓颉造文字,
见虫见鸟生灵感。
甲骨文字成其形,
钟鼎石鼓并大篆。
秦灭六国成一统,
斯成小篆天下览。
笔画圆润有法度,
字形规整书之范,
帛书竹简为汉隶,
居延石门为隶典,
曹全乙瑛和礼器,
还有史辰和张迁,
简要平整称佐书,
成形法度代代传。
以隶为根分楷草,
钟繇堪为楷鼻祖,
史游急救名章草,
平复惊世随其后,
张芝今草第一人,
无愧草圣之盛名,
羲献行草登其巅,
兰亭堪称第一行。
南北朝时庙堂起,
北碑南贴天下传。
魏碑方正成魏楷,
张玄猛龙始平公。
洛阳石窟名天下,
龙门廿品精中精。
羲之笔法不外宣,
嫡传七世为智永。
智永高徒有太宗,
麓山李思出李邕。
唐为盛世百业兴,
楷书承前启后智,
世南、遂良是过渡,
终成唐楷之大名。
真卿楷则集大成,
《勤礼》《麻姑》当范型。
第二行书《祭侄稿》,
凌乱悲恸显忠诚。
又有公权和询公,
柳欧二体添新风。
唐代篆书独一人,
铁线小篆李阳冰。
张旭怀素善大草,
颠张狂素美名传。
宋有东坡和庭坚,
行草独异称双绝。
《寒食》行书居第三,
古法用笔止此公。
庭坚大草如长戟,
五指执笔始流行。
南宫书画乱多家,
留世研山和多景。
元代书家传世少,
孟頫艺高独留名。
明朝年代多动乱,
亦有其昌文征明。
唐寅不羁书秀美,
字追魏晋有王宠。
朱耷郁愤留奇书,
亦哭亦笑叹人生。
明末清初有王铎,
浓淡干湿随手发。
清有石如和秉绶,
精于篆隶为大家。
板桥人正才气大,
正倚轻重张个性。
更有大师康有为,
倡碑复古留圣名。
承前启后吴昌硕,
篆籀石鼓励后生。
民国名士于佑仁,
官廉书正为人颂。
奇人奇士一高僧,
禅道入书是叔同。
鲁迅文章名千古,
书根平复破旧俗。
建国以后人才多,
散木、尹默为大家。
博古通今是郭老,
刚柔相济精笔法。
又有舒同和启功,
书体创新育群英。
开国元勋毛泽东,
诗文书风堪为圣。
书写流畅成大草,
气势磅礴撼心灵。
大师沈鹏及中石,
笔势从容见神功。
泱泱大国几千年,
源远流长永向前。
底蕴雄厚博大深,
立人处世育国人。
中华子孙承其志,
字如其人显精神。
传统文化润神州,
世界文明看中华。
作者风采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