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全球聚焦北京盛会带给世界机遇
(词林正韵)
文/冯志清(上海)
10月18日凌晨,综合新华网、央视网消息,10月16日上午,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 全球目光即刻持续聚焦中共二十大。多家外媒关注二十大报告中的新提法、新任务,称报告为中国政治、经济等多个重要问题指明方向,同时认为,中共二十大对中国和世界具有重大意义;中共二十大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将给世界带来新机遇。
“热烈欢迎中外记者朋友采访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醒目的标语,悬挂的中国结,鲜红的背景板,布置一新的采访间……在北京梅地亚中心和北京新世纪日航饭店党的二十大新闻中心,随处可以感受到盛会将至的热烈气氛。
跟随盛会的脚步,这几天,境内外媒体记者天天聚集北京梅地亚中心和北京新世纪日航饭店,世界的聚光灯再一次对准中国。
“时隔五年再次来到中国,报道中共二十大这一盛会,真是太激动了!”五年前来华报道中共十九大的埃塞俄比亚通讯社记者贝雷克特·西赛说,要了解中国就要先了解中国共产党,全世界都在关注这场盛会,自己能参与报道深感荣幸。
“这是我第一次报道中共党代会,也是我第一次来到中国。‘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生动回顾了中国过去十年发展的辉煌历程,揭示了中国是如何取得现在的巨大成就,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感知中国、报道中国。”来自菲律宾的记者特里斯坦·诺达洛说。在诺达洛看来,中共二十大不仅对中国意义重大,也将在世界范围内产生深远影响。“聆听中共二十大报告,了解下一个阶段中国发展擘画蓝图。中国的发展也将为世界各国带来更多机遇。”
在北京新世纪日航饭店新闻中心记者工作区外一角,整齐摆放着多语种的书籍资料,吸引了很多媒体记者前来取阅。
“看!这本是介绍中国共产党如何决策的,这本是关于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这本是关于北京古都文化的。”来自意大利安莎社的记者法蒂古索·安东尼奥手中抱着一大摞书,兴奋地向周围同事分享自己的“宝贝”。尽管在中国生活了六年,但安东尼奥坦言对中国的了解还是不够。“总是想再多了解一点,中共二十大正是我们加深认识中国的绝佳窗口。”
据了解,今年新闻中心专门搭建了网络视频采访系统,境内外记者通过网络视频专线实现与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北京梅地亚中心新闻发布厅、北京新世纪日航饭店世纪厅以及各代表团驻地视频采访室的连线采访。
“这次来中国,我所看到的是一个开放自信的国家,一个在各方面都取得非凡成就的国家。对于很多发展中国家来说,它是一个很好的榜样。”来自巴西的记者莱昂纳多·索布雷里亚说,路途再远也要来,因为只有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才能向世界讲述真实的中国。
在二十大报告中,“中心任务”引发外媒广泛关注——“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新加坡《联合早报》表示,二十大报告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下一阶段中心任务,并作出明确定义。
《联合早报》称,中国式现代化有五个特色,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以此表明将走出不同于西方的发展道路,也预示“共同富裕”仍将是未来五年施政重心。
拉丁美洲通讯社对二十大开幕会发表多篇报道。报道称,二十大报告强调了对科学、技术和其他战略领域高素质人力资源进行教育和培训的重要性,因为这些将开启新的增长动力。
古巴《格拉玛报》观察到,中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也将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报道称,二十大开幕会上,中国共产党表达了支持促进国际合作的立场,同时明确表示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凌行径。
路透社关注到二十大报告中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报道称,报告指出,中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中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报道还观察到,中国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多家外媒表示,二十大对中国和世界而言具有重大意义。《巴基斯坦观察家报》发布巴基斯坦南亚与国际研究中心主任马哈茂德·乌尔·哈桑·汗评论文章称,中国共产党致力于保障人民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权利,建立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统筹保障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且重视加强同世界的交流,分享建党治国经验,开展文明交流对话,增进战略互信。二十大对中国和中国人民,以及世界具有重大意义。
日本《朝日新闻》提到,中国未来的政策成为二十大开幕会的焦点之一。该媒体还关注到,二十大报告阐述了中国在政治、经济、外交等重要领域中的政策。
《韩民族日报》报道称,二十大报告总结了中国10年来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并具体阐述了中国未来的内外政策方向
老挝《人民报》刊文称,中共二十大盛况空前。本次大会不仅是中国重要的政治盛会,也受到世界许多政党关注。这是一次承前启后、凝聚人心的会议。尼泊尔《坎蒂普尔日报》报道,中共二十大将定调中国未来五年政策,这些政策将对外部产生影响,因此受到全球瞩目。过去十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民族自豪感和全球影响力显著增强。
上合组织前秘书长拉希德·阿利莫夫表示,中共二十大是在全球政治经济多极化背景下召开的一届特殊会议,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火车头,其发展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巴基斯坦《每日新闻报》援引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的话称,中共二十大的成果将进一步提升中巴友谊。巴基斯坦参议院主席萨迪克·桑吉拉尼表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在政治、文化、社会和经济等各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中巴两国将继续无条件相互支持,这种友谊深植于两国人民的心中。
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报道称,中共二十大受到外界高度关注,全球的中国观察家都期待通过大会了解中国未来政策走向。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中国经济专家卡斯滕·霍尔茨预计大会将为中国推进共同富裕提供方向指引。法国外贸银行亚太首席经济学家艾西亚·加西亚·埃雷罗认为,中国无意效仿西方国家经济模式,而是在寻找适合本国的道路。
巴西记者莱昂纳多·索布雷拉表示,中共二十大将向世界展示中国未来几年的经济发展前景。意大利广播公司记者马科·克莱门蒂认为,中国未来五年的发展对意大利和世界来说非常重要。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记者特里斯坦·诺达洛表示,迫不及待地想了解中国未来政策走向,特别是对外政策。
笔者认为,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之大变局。美国及西方世界在日趋衰退的过程中,到处拱火,给世界带来的是战争与灾难。而东方的中国致力于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的百年伟大复兴,中国党和政府始终一贯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实践,传承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天下大同”思想,得到了十四亿中国人民的拥护!“中国好则世界稳”,“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推动中华民族复兴的进程,也惠及世界的和平发展新机遇。特赋《西江月》为评为纪。
战乱西方弹雨。
和平华夏围渔。
燕京盛会暖风徐。
环界齐观天府。
强国富民新路。
振兴展示宏图。
巨轮鸣笛悦康途。
恩泽人间同富。
——2022年10月18日凌晨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 委书 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新上海诗社副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