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 求 完 美
作者:卢长生
朗诵:灵子
据说人生并不存在完美,而我仍执拗地追寻她。
身陷红尘,铺排奢靡之声不绝于耳,孤守心灵一片净土,如同在风雨中挽留彩霞。

我们为形物所累。
我们的言行、成就、幸福都有了时尚的标准。比肩接踵、穿棱如织地是美容院、时装店、酒店、霓虹鬼眼无处不蛊人们的感官。名人、明星、名牌衣物,撩拨凡心沸沸扬扬,情场、官场、官司场、生意场、灯红酒绿……
人们吃、穿、玩儿,很在乎别人怎样去评价自己的腰包、官阶、车款、身段、时装……
风光潇洒下充溢着喧嚣与浮躁,冷落的唯有思想和心灵。

前几年,我去了一块冷清的地方——宋庆龄故居。那里鸟啭低回、游人零丁。屏气凝视先生的书籍、办公室、卧室,偌大的房间里只有几件普能家具,几件小小摆设,凡幅载满追忆的字、画、像,而拥有更多的是书籍,毫无奢华之相!毫无腐俗之气!我深受震憾——如此伟大的灵魂却容纳于如此简朴的空间!庭院悄悄,人去楼空。然而,黄鹤虽去,苏洲犹在。先后为理想、进步步、正义而致力终生,其高尚的人格,超凡的品质,超越时空,走向永恒。这是多么令人羡钦的完美人生!
还有一位伟人,“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他对我们民族和人类的贡献源于他的思想、精神、斗志,源于他的一支笔。鲁迅先生一生清贫,但留下的精神财富却足以惠及千秋,成为我们的民族魂。

我曾到一位的学者家中拜访,看到的是一袭布衣,一对老旧沙发,一间书房……知识的富有和物质的清寒形成强烈对比。
不同的人生像江河或溪流,江河澎湃归入大海,小溪无声也可汇为清流。
完美不是名人、伟人的代名,一代平民也可拥有令人称道的人格和人生。
在那黑夜茫茫炮火纷飞的年代,一代又一代的先驱者为民族存亡忧思,为人民福祚献力,为祖国的强大付出青春年华。黑暗与贫瘠、血与火伴随着他们的人生,但他们的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后继者。他们的奋斗赢得了祖国的解放,而我们却甚至不知道他们的姓名
。然而,我们仰慕他们用心和血谱写的绚丽而完美的人生。
我为如此人生而叫好、而感动。
追求完美并不需要太多。它疏离物欲,在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转变工作作风。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胸怀“国之大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始终保持同人民的血肉联系。让我们的志向定格在激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信心和动力,锚定既定奋斗目标,意气风发走向未来,开创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伟业。在当今社会,要忠诚、干净、担当的表向里。得益于一缕可徜徉于山川、江海、清风中的思绪,它永远充满朝气,永远向善、向前。它从不张扬和炫耀,为增长智慧、增进团结、增加信心、增强斗志,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践行初心使命,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新气象新作为。我们要不断思索、追求、奉献。它自然、真诚、正直、恬淡,执著于人生自我完善的过程,致力于精神、行为的更加文明、清廉、公正、进步。即使是苦难加身、耄耋之年,仍有一颗勃勃向上而年轻的心。它永远不趋炎附势、不追逐时髦,在人云亦云、声色犬马的潮流中寂寞又快乐地走自己的路。

无须因太高、太远而踌躇,用我们的心去沉思、去关注、去努力、去靠近,在嘈杂繁冗的浮世中守住心灵一片净土,留下一份冷静与超然。
人生也许永远达不到完美的境界,但追求完美的过程使人变得如此圣洁、至真,它使人类在自我完善中更加靠近文明;更加高尚;更加纯洁,使易逝的肉体从精神上获得永恒。
一切都不会像想象的那样完美,接受不完善,你才有勇气面对现实,你才会少一些抱怨,多几分洒脱,在豁达的心态中坦然地走你人生的路。

朋友们,完美的人生如此动人,我愿以一生去追寻,她值得我一生去追寻。

【朗诵者简介】陈 颖:昵称灵子,中国名家朗诵艺术团朗诵老师、中国朗诵联盟会员,《当代名人艺术》公众平台主播。喜爱文学,摄影,热爱朗诵,愿用声音艺术传递生活美好,陶冶情操,感悟人生真谛。

【作者简介】卢长生,中共党员,军人出身。大学毕业于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法律系,副团长转业到市中法工作,曾任铁岭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系中国诗酒文化协会会员,华夏文化传播网专栏作家,多家报刊杂志记者、影视制作编导,发行70多万字的个人专著《犁砚留香》和180千字的《中华诗文选粹》一书,并任副主编。辽宁省写作学会常务理事、铁岭市写作学会副会长、铁岭市作家协会会员、辽宁广播电视台《旅游频道》纪实摄影师、铁岭市摄影协会会员、国际摄影家协会会员,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由于工作业绩突出,曾五次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