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留恋我那个时期的教育
文/原光辉
我那个时期的教育,初级小学,(小学1到4年级)上百人以上人口的自然村不出村,村里都有初级小学。自然小村不出队。走读附近村办的小学。一个年级人较少,实行复式教学,也就是同一个班好多年级,一个老师授课。如一年级老师在讲课,其他年级复习。就近就地上学。学生走着上学,家长接送。上得去,上得起。儿童有学上,家长负担轻。
高小上学不出大队。一般大队也就是行政村,都设有完全小学(小学1至6年级,曾实
行过五年制)。初中不出乡。大多数学生可以走读。远点的学生,学校设宿舍、食堂。每周学生回家一趟取米和面。学校食堂吃的是学生带来的粮,收不了几个钱。所以学生能上学,家长也负担得起。
高中不出县,在大乡设的办学点就读。实行的还是不收费或少收费的利民教育制度。大多数家长只要家庭收入差不多,不少适龄青年还是有可能上高中的。
上大学,上什么样的大学全凭学生学习的实力,不凭家长经济实力的雄厚程度。
那时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异程度,一靠自已的勤奋学习;二靠老师课堂教学和课后辅导的认真,当堂当日解决问题。
我当过小学老师,也当过大学老师。教师很辛苦,备课要认真。教案必须好好写,但课堂讲课最好脱开教案,这样才能做到教师讲得生动,学生听得轻松,当堂解决问题。批改作业要细心,对错有鉴别,有评语。生生平等,这样才能做到学生当日功课当日消化,才能做到师生互动、互爱。
那个时代,学生的课外活动很丰富多彩,唱歌、跳舞、跳绳、打蓝球、乒乓球等。农村的学生还要每学期参加几次田间劳动,识禾谷,懂农民。
那时的教育,学生学习哪有那么沉重的负担,弄得身心疲惫。那时的教育,家长为了供儿女上学,哪用那样劳累、拮据。车接车送,辅导深更,钱包吃紧,付债一身。
我留恋我那时候的教育。我留恋我当学生和当小学、大学老师的那个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