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银杏树(外一篇)
喻德蓉
春风里
银杏树被吹出嫩绿的米芽
米芽绽开来吐出了新绿
那绿色像伞一般撑开
把整个树杆遮盖起来
热浪中
那浓浓的绿荫
顶着烈日的炙烤
要把银杏的根留住
它知道只要根不受伤
再大的伤害也可顶天立地
秋日里
银杏果已经熟透
它如同长大的孩子
长大的孩子总要离开家园
儿行千里母担忧
银杏叶抖落一地的悲伤
◎梨树坪之夜(散文)
喻德蓉
七月 ,四大火炉的山城,气温高达摄氏40度以上。火辣辣的阳光从空中直射到大地上。植物打着焉儿,总是直不起腰来。路上的行人汗流夹背,脸上像涂上了一层油,显得油光满面。整个城市尤如一个大蒸笼,蒸得人们焦燥不安。市民酷暑难耐,只得大规模地向石柱、武隆、南川等区县的高海拔山区迁徙。石柱黄水,武隆仙女山等地成了避暑圣地。人们或购买避暑房,或住农民的农家乐。在振兴乡村的背景下,农家乐如雨后的春笋般,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
我也涌入了避暑的洪流。在武隆和顺镇的梨树坪购买了避暑房,成了大山的主人。我的避暑房离寺院坪不远,寺院坪是武隆正在倾力打造的一个风景区。寺院坪有上千亩冷竹,冷竹低矮,四季常青,根须发达。在冷竹林山顶有一名曰:“太阳寺”的小庙,庙门楹联上写着:“门可通天仰观星月风车,路接山顶可察香客柔竹”。风车随着山脊分布,叶片随风飞旋。翠竹在风力的吹拂下卷起层层绿浪,人站在山巅尤如面潮大海。不知名的山花烂漫,迎风招展,十分妖饶。雨过天晴,登上寺院坪,山雾在峡谷中翻滚。河流、房舍、树木都隐没在浓雾之中。流淌的山雾慢慢散去,眼前的一切像披上了一件柔曼的轻纱,妙不可言。忽然一道红日从远山喷薄而出,霞光万丈,山川河流洒满金光,寺院坪宛如一个刚刚沐浴过的美女!
我爱武隆和顺镇的山川。我更爱它那迷人的月夜。夜幕降临,我和避暑的邻居们悠然自得地散步归来。躺在自家门前松树林的吊床上,仰望星空。深蓝色的夜空月明星稀,月光给空中的云彩镶上了一道金边,甚是美丽。银色的月光一泻千里,远处的山峦,附近的房舍、树木和田野都朦朦胧胧,隐约可见。树上的知鸟也停止了歌唱,把主角让给了月亮。月光透过松林,留下斑驳的树影。人们在吊床上有的玩着手机,有的陶醉在柔美的音乐里,更多的是拉家常,吹着喜欢的龙门阵。渐渐地夜深了,山风送来一丝丝凉意,避暑的人们各自回到家中。当人们进入了梦香,院子里风吹动树叶沙沙作响,偶尔传来几声哇呜,沸腾的山居随着主人的就寝也沉寂了下来。
凌晨,我在睡梦中醒来。山风柔和地吹进我的房间。皎洁的月光透过窗户照射进卧室,那么纯,那么美。我情不自禁地拿着手机,把身子探出窗外,嚓嚓嚓地按下快门。此时,圆月挂在树梢,正慢慢靠近远处的山峦。月华比昨晚更加美丽,月亮更圆更亮。月亮里的环形山清晰可见。我想:嫦娥和吴刚此刻一定不再寂寞。嫦娥正在轻歌曼舞,吴刚甜甜地欣赏着嫦娥那轻盈的舞姿,双双沉浸在幸福的海洋里。儿时的一首儿歌也浮现在脑际:“月亮走,我也走,我给月亮提巴篓……”。我望着……望着……直到月亮完全沉进大山。夜空中只有几颗明亮的星星眨着眼晴。天边已渐渐露出了鱼肚白。远处传来汽车的喇叭声,人们又迎来了崭新的一天!
喻德蓉,重庆长寿人,师范毕业曾当过教师,机关干部。爱好文学,曾在《重庆日报》《重庆杂文》等报刊和《巴渝文化网》等网络平台发表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