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目之外》金石开
孟兆印

书法我不太懂,篆刻也一样。但这两样我又很喜欢。什么原因呢?也许是觉得书法、篆刻是文化人干的事,书法家、篆刻家都很了不起,自己除了羡慕,也想与他们结识,沾上点文化边儿。
我父亲有些书法功底,每年春节都要给街坊邻居写春联,我那时还小,在一边打下手,帮着紧对子,写好的要放一边晾干,床铺上、地面上都摆的满满。我上小学时学校没了书法课,写字用铅笔、钢笔了,我就没有了书法基础,所以现在看到书法好的人,就很眼馋。
在去年,我突然结集自印了一本书,赠给亲朋好友,就遇到一个问题,大家让我签名,还得盖章才好,说是收藏,有纪念意义。这真给我出了难题,字写的不好,翻箱倒柜,找出来一枚在旅游景点刻的印章,盖上并不好看。被友提醒,说盖章人家不叫盖章,叫“钤印”,雅。
我得刻枚好章。字需要长时间练,章可以快一点,有枚好章可以遮遮字不好的丑。找谁刻呢?漫无目的的划拉微信朋友圈,看到给我设计过书籍的杨帆女士正在圈里分享关于印章的图片,放大图,看清刻字有些古拙味道,谁的作品?阅读文字,是一个叫杨沛沛的先生刻的。我立马百度了一下,哇,这先生不简单:杨沛沛,号潜斋、时中草堂、八正精舍,先后师从曾翔、胡抗美,200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漫画出版专业,2009年毕业于中国书法院书法高研班;2013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专业并获硕士学位。曾担任《中国书法》书学编辑部主任、《中国书法报》编辑部主任,现为四川大学中国画与书法专业在读博士研究生,作品多次获奖。专业的呀。就找他了。自古书画、篆刻不分家,如齐白石、邓石如、马万里,既是书画大师又是篆刻名家。通过杨帆女士引荐,我提供内容,不几日,我如愿收到了这枚以我店铺名字命名的印章。
嘿,那视觉真的是不一般。嵌在书中让大家瞧,评价极好。
前几日,没有任何征兆,我收到杨帆女士寄来的快递,拆开来看,是一册书,装帧特别,一看就是手工打造,这是一本曾翔、姜勇两位先生作序、杨沛沛先生的篆刻集,书名《眼目之外》。我明白,是杨帆老师的又一设计作品。里面如此设计:一页是钤印在白纸上的朱红印图,后一页是这枚章石的照片,或底部或边款朝外,很清晰,很立体。边款内容还配有文字解读。除了人名款,还有很多古语、处事名言,大多吉祥,读后心情舒畅。全书共介绍了120方印,因为内容涉猎的广泛,如同小百科全书,还能学到不少知识。举几例:第16页,“不苟且”,款曰:得过且过,敷衍行事,是谓苟且,此君子之大耻。第30页,“山阔”,款曰:父如山,肩宽阔;身碌碌,言默默;疼儿命,教儿做;甘苦味,不曾说。对印章的诠释到位,发人深思。令我感动的是翻到第66页,里面介绍给我制作的那方狮钮青田印章“三味书屋”,边款:孟总雅鉴,辛丑七月,沛盦(an)。设计师选择了这个页码,是对我的一种眷顾吧。书后还有胡抗美、刘墨、曹心源、方波、张志庆、陈军宝等六人师友集评,折页设计,与前面同为折页的序言相呼应。通过翻阅细览,作者确实具有很深的文化底蕴,匠人刀工。呈现的甲骨文、篆隶文字,秦汉、历代名碑名帖身影,已是熟于胸、长于心,精于技、展于现。杨沛沛先生还很年轻,假以时日,必然是华夏金石界、书坛耀眼新星。感谢杨帆女士让我们与书与友与文化结缘。
《致沛盦杨帆》古风一首:
刀笔不戳勤奋功
百二方印跃纸丛
豫男沛盦川京鲁
扬帆起航新征程
2022年10月13日于莱芜三味书屋


图书出版
文学、论文专著、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出版、印刷
艺术热线:
山东一城秋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大家风范文库·诗词十六家》
《大家风范文库·散文十六家》
征稿进行中
13325115197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