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进校园线上线下系列活动成功举办
本网讯:( 文图 记者 孔绪牢 李西成 通讯员 陈波 ) 10月14日,2022年度陕西省社科普及资助项目暨秦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科普基地“非遗”进校园科普展演(讲座)系列活动分别在大荔云棋小学和华州皮影兴趣班开展。渭南师范学院秦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科普基地主任、莫斯科艺术学院教授杨军燕,莫斯科艺术学院副教授石洁,基地副主任、音乐学院讲师陈波,大荔县云棋小学工会主席李芳、音乐教研组长孟锐、音乐组全体成员、校办干事贾丽娜以及六年级全体师生,渭南市皮影协会副主席、华州碗碗腔皮影戏市级非遗传承人姜建合及华州皮影兴趣班学员等共计300多人连线形式参加科普活动。 活动开始,杨军燕教授对项目的主要内容、本次活动的初衷及参与活动的师生进行介绍。随后,李芳老师作为线下活动主持人,为同学们讲解了本次非遗科普活动的重要意义。
本次秦腔脸谱非遗科普讲座通过线上、线下互动的形式进行。线上环节石洁副教授为同学们进行了《秦腔脸谱的造型、色彩与运用》为主题的科普讲座,她从“非遗”秦腔需要我们的继承和发扬;秦腔脸谱的发展历程;秦腔脸谱的类别和色彩;秦腔脸谱的绘制;秦腔脸谱的传承与传播等五个方面进行科普讲座,讲座过程中石老师通过视频赏析、PPT讲述、现场问答等方式与学生们进行交流,现场的学生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踊跃发言,展现出了他们对非遗文化的热爱之情。线下环节中,李芳老师通过对大荔县非遗项目的介绍、秦腔脸谱的图片的展示,以及邀请学生代表现场绘画脸谱等环节将本次活动推向高潮。
上一场科普讲座结束后,秦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科普基地“非遗”进校园科普展演项目组在华州区华州皮影兴趣班开展了华州皮影戏非遗科普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仍然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开展。活动开始,由基地副主任陈波通过线上方式连线华州碗碗腔皮影戏市级非遗传承人姜建合老师,并对本次科普活动宗旨、内容进行介绍,随后,姜建合老师通过皮影戏现场表演,手把手的方式教学员们操纵影人,进行皮影小戏《老鼠嫁女》的排练。科普现场,学生们认真学习,积极参与,把对皮影戏的浓厚兴趣和热爱之情融入实践活动之中,这是非遗进校园科普活动意义的重要体现。
据悉,在上述两场非遗科普活动之前,秦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科普基地已于今年6月、7月份,分别在渭南市月亮宫舞蹈形体培训学校、渭南初级中学及大荔大荔官池镇官池小学开展了富平老鼓及华阴老腔非遗科普展演,并取得良好科普效果及社会反响。通过4场非遗科普活动的举办,受众达500多人,向广大师生展示了秦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魅力,让更多的青年学生了解、热爱家乡非遗文化艺术,让文化自信从小植根孩子心灵,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编辑: 孔建超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