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旮旯闲话(569)一一也说敬畏人生
作者:杨忠敏
说起人生,很有必要认识夙命、敬畏夙命。所谓夙命,就是每个个体惟有而独有的命运。
细细想来,我们常说的命运,其实是社会人生的复合体。命是自我性、主观性、可控性和伸缩性的个体表现;运则是社会性、客观性、或然性和时务性的综合反映。而真正理解人生把握命运的人,只有那些一心向阳一路向上的人,方可追求、把握、获得自己的夙命所在,使人生命运能在无常中求得如常,从而达到如愿以偿。
若论那些一生都不知夙命为何物,或者嬉弄把玩夙命之人,无论才高八斗、功可盖天,还是有贵人提携,也难免在时空某点位上使命运逆转、散落或殒灭,终将夙愿付东流。
谁人面对这类隐而不发而滋运润命的现象,视而无睹,置若罔闻,结果只有一条:时运不接,命运不济。
比如说,高官在身、厚禄侍奉、前呼后拥、荣耀至臻,却忘乎所以、得陇望蜀、攫取无度,甚至结党营私、欲取中枢。試想这种局面,即使人容,即使时纳,可是天理不容。
所谓“人算不如天算”,说的就是时过必境迁,恶障终破局。凡事破局,天时地利人和皆去,这就是命运不济。
道家打通了时空隧道,使人类看到万古长夜尽头的那点亮光,从而懂得无为才是最高境界的有为;儒家打通了人性出路的隧道,告知世人,何等人性才有出路前途;释家打通了人心去向彼岸的隧道,在释然之间捡拾起或然。
三教的宗旨,就是为人类、人身和人心寻找归宿。这类学说,你可以不去问津,然而人生的津渡尽在其中。舍弃此渡,无处可渡。
再美好的社会,有人都难以摆脱命运的捉弄。 当社会的复杂性与人欲的复杂性相互交织、相互借助、相互掣肘、相互交割时,就避免不了相斥相吸的效应。正因为如此,才会将某类人的命运推向自觉可控而无以操控的失控状态。 
社会颠簸时也会摆布人性,它有时会不问善恶、不较真伪、不计美丑、不查因果,而是在剧烈运动中毁灭一切,而任何新生都是更高意义上的生存。
再美好的时代,都会有悲剧时不时发生。老子有关“祸福倚依关系”,是人生哲学不破的真理。取与舍、予与得、积与赊、隐与显、获与失,人生的名利权势、财位德性,都是生命过程的点点滴滴。有此亦有彼、有贵亦有贱、有尊亦有卑、有生亦有亡,这类无可无不可的道理是大道之理,谁人无以摆脱。
那些陶醉过幸福的人,永远忘记不了幸福的滋润。而那些背负苦难的人,难以忘怀苦难的痛楚。由此可见,所有的不期不予不舍不离,都是无谓的纠缠。岂不知,多少人就是在这纷纷扰扰的纠缠中迷失了人生,从而坠入黑暗的深渊。
而那些人格伟岸的人,大都是在难不言难,在福不言福的人。那种难得的清醒就表现在喜悦时不陶醉,失望时不绝望,人生才多几份清醒、坚韧、丰厚和理智。
你得佩服那种跌入地狱而能脱身的人,他们走出地狱会在人间走得更稳更远更高。 有种人格,犹雄鹰逆风而翔,在烈火中涅槃重生,在逆境中塑造出独特的人性魅力。
敬天敬地敬人生,是古老中华文化永恒的主题。
作者介绍

杨忠敏,1950年出生,共和国的同龄人,经历过时代的风风雨雨。就个人来讲,沐浴着共和国的阳光,走过人生一段又一段里程。
军营里,最爱闻靶场上射击时飘出的硝烟味。最终,有幸走上血与火的战场。虽无前辈的艰苦卓绝,也不及先烈血沃中华,算是尽到一份固疆守土的责任。为祖国平安,站哨几十载,算是个合格老兵。
有幸在垂暮之年,生活在风清月朗,政通人和的好时代,常与战友们切磋互励,网上闲聊,真是人生之大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