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奇才 挂旗山下土记者
王有震 顾曙光
陈奇才,河南驻马店市驿城区老河乡农民,他是老河的活地图,熟悉老河的山山水水,风土人情。他写出的文章带着挂旗山咧咧的山风,透着老河沃土的芬芳。他把老河人的喜怒哀乐送上报纸,送进电视,送到互联网,让五湖四海都知道老河的美丽风光,当地人都称他是老河的记者。
一
陈奇才生于西安,8岁时随父母回到老河乡靳庄村老君庙,经历过3年自然灾害,初中毕业后修过老河水库和汝河,75.8浩劫后栽过驻——南路电线杆,从河里救出过两人,在北京救过1人。他酷爱文学,写过小说、电影剧本,怕人笑话,拿着他写的小说到处求教。文友看他勤奋,让他写两篇习作拿着找时任驻马店日报质量总监、首席记者王忠民学习。王老师看过后说,这两篇一篇有骨头没肉,一篇有肉没骨头。王老师看他失望,为了安慰他,指着其中的一篇说,这篇修修可用。他大喜过望,回家连夜修改后第二天一早又登自行车70多里到王老师家,王老师上班去了,他一直等到晚上9点多,王老师也没回家,在王老师家住了一晚。
又经过1年多的学习磨练,陈奇才发现西瓜催熟有问题,催熟西瓜正常水和催熟剂的比例是800倍,有些瓜农为了赶早卖个好价钱,用比例400倍的催熟剂水催熟西瓜,切开西瓜看着熟了,吃了以后肚子不好受。他就写了一篇《夏季买瓜要注意 警惕重涂乙稀利》稿子,被驻马店日报采用,乡里聘他为通讯员,小集村集资50万元集资盖教学楼,不到一年楼顶漏水,村委会与承建商协商无果后,找到陈奇才,陈奇才写了《小集村教学楼未过周年成危楼》,驻马店日报发表后,引起当时行署震怒,立即作出批示:1,让学生走出危楼,确保学生生命安全;2,有关部门赴小集村教学楼实地勘察,拿出解决方案;3,承建商无条件返工重修,直至验收合挌。为小集村挽回损失,讨回了公道。
二
文革中,老干部被打成走资派,下放到各地农场劳动改造。原委员长万里的夫人边涛也来到老河乡董岗原种场劳动,后来老干部一批一批都走光了,边涛因万里在狱中走不了,不会因边涛一人办个农场,就把她发配到沙河店东5队。当时的东5队不到百户人家,却有23家常年在外要饭。边涛住的是茅草房,和民兵排长罗庚喜在一个锅吃饭,老吃野菜和红薯干。边涛感到心疼,全国解放20多年了,老百姓吃不上饭,她拖着病体找当地领,领导旡奈。她又去郑州找省革委会副主任纪登奎反映沙河店灾情,省革委会派出调查核实后,每天为沙河店人增加2两粮食。沙河店人奔走相告,碗里多了2两救命粮。
陈奇才意识到,这是一个好素材,能写岀一位共产党员身处逆境,依然心系百姓,忧国忧民,不讨得失,为民请命的好稿子。在沙河店镇政府的帮助下,他到东5队深入采访,和党员干部交朋友,与村民拉家常,仔细搜集边涛在东5队的工作、生活情况。
采访完,他向王老师汇报,王老师说,这类稿子要本人签字后才能发,不签字发不了。
1999年冬,陈奇才进京打工,上午在旧车市场擦汽车,下午到宣武门一个地下室看自行车。在一本杂志上他看到原万里委员长的长子万伯翱在中国体育报业总社工作,他又想起了边涛的稿子,就熬夜写出了草稿,那时候没有电子版,全靠手写,稿件字体一定要工整,让编辑看明白。陈奇才租的房子小,没有桌子,他看自行车的地下室有桌子,他对雇佣他看车的老大爷说,在不影响看车的情况下想在桌子上抄稿子,老大爷还没说话,老大爷的儿子说,你把第一自然段念念我听听再说,陈奇才就把第一自然段念给他听,听完后,老大爷的儿子对老大爷说,让他抄吧。
稿子写岀后,去找万伯翱,为了防止万伯翱不在,陈奇才还写了一封信。到体育馆路中国体育报业总社,万伯翱是《中国体育报》等3家报纸、杂志的总编辑,还真不在。他就把稿子和信交给办公室工作人员。过了一个星期,接到通知,让他到中国体育报社去一趟,他去了,万伯翱部下饶广平教授说了对稿子的看法,有的地方动一下。
陈奇才骑着自行车回家改稿子,走到北京友谊医院东边,碰到警察查暂住证,一警察把他拦下,问有暂住证没有,他没有正经工作,没有暂住证,警察手一指让上南边,南边停着两辆依维柯,正陆续往里装外地人,要是装走,送到一个地方筛沙子,一天记两毛钱,啥时候筛够火车票钱才被送回河南,陈奇才的驻马店日报通讯员证过期了,所以他没拿,一个警察又问了一遍有没有暂住证,又问到北京干什么?陈奇才急了,说到北京采访的,警察说你有什么证件证明你到北京采访的?他拿不出来,急中生智,把万伯翱办公室电话说了一遍,让那个警察打,那个警察看了电话号码,又看陈奇才,足足看有两分钟,才缓缓地说,你走吧。
稿子修改完后,陈奇才又去找饶教授,饶教授看完后,领陈奇才去见万伯翱,万伯翱问饶教授看过了没,饶教授说看过了,万伯翱拿起笔就签字,签完字拿出一本他写的《三十春秋》签上字送给陈奇才并请吃饭,席间,万伯翱说,记者作家写万里委员长的多,陈奇才是唯一一个写我妈的。
《万里夫人和她的农民儿子》一稿在驻马店日报一版头条发表,驻马店广播电台播出,农民日报、老年文摘相继转载,万里委员长看了文章后,问万伯翱,他(陈奇才)怎么知道这么详细?万伯翱说,他是驻马店的记者。为了表达对驻马店人民的谢意,万里委员长派万伯翱看望驻马店的父老乡亲。万伯翱一行深入泌阳县城、板桥水库、沙河店看望慰问了干部群众。
三
陈奇才差点被抓走筛沙子的事饶教授知道后,在中国体育报业总社给他找了一份工作,身份证、暂住证、工作证一应俱全,陈奇才可以骑着自行车大胆地逛天安门、西单、王府井。那时外地人进京打工找不到工作,黑中介骗完钱不给找工作,要不走就打人。陈奇才写了个《进京打工五步走》的稿子,介绍进京打工找正规的中介,不要被黑中介坑了。稿子完成后,他想找正规中介,要是附上个正规中价地址、电话表就更好了,他不知道正规的中价在哪,想到河南驻京办事处问问,到河南驻京办事处街口下车,正值两会期间,有警察值守,他向警察说明来意,警察打了个电话,来了一辆轿车,把陈奇才拉到派出所,过了两个小时,中国体育报业总社来人,把他领回单位,被告知,不要来上班了,他又去擦汽车去了。《进京打工五步走》稿子在驻马店日报发表吋,编辑在文章上方写了这样一行字:陈奇才为了这篇稿子,付出了代价。
老河乡大林子村八虎冲组女村民王德凤,儿子因和邻居在一块喝酒去世,亲戚说让在一块喝酒的人拿丧葬费,她的丈夫许时青说,即然在一块喝酒,都不赖,不能要人家的钱。在一块喝酒那几个人商量,许家出事了,咱几个多拿点,几个人抬一个人好抬。出殡那天,许时青向负责收礼金的人说,在一块喝酒这几个人超过500元不收。陈奇才听说后,说有的人唱洒出事了,家人狮子大开口,张嘴就是几十万,许吋青给钱也不要,太感人了。他去采访王德凤,王德凤儿子死了,丈夫也不在了,儿媳改嫁了,70岁的她供养两个孙子孙女上初中,日子艰难。陈奇才找到老河乡乡长乔阳,向乔乡长诉说王德凤的不幸,申请救济。乔乡长核实后,批了500元救济款,陈奇才从取款机取了500元,找到王德凤,把钱交给王德凤说,乡里的救济款500块己替你办好,打到你卡上,这500块钱是我送给你的,让你孙子孙女好好读书。
陈奇才是一位农民,是新闻线上的老兵,他始终坚守新闻道德,脑袋里装着党的路线,眼睛看着天中大地日新月异,耳朵听着乡
亲的欢声笑语,挥笔书写七彩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