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蓑烟雨任平生
陈忠煜

今天,捧起《一蓑烟雨任平生一一苏轼与赣州》,不得不说一下我的恩师、赣州文史专家龚文瑞先生。
上世纪80年代初,龚老师大学毕业分配到赣县横溪中学(原江西共大赣县分校)任教。这是一所县直管的高中学校,赣县南山片5个乡镇的初中升高中的学生,以及高一升高二的学生,还有补习班的学生,全部在这里集中读书。我是进入横溪中学的第一批高一学生,并有幸成为初为人师的龚老师的学生。
当时,学校条件十分简陋,泥巴道路、士坯房,到处是丛生的野草,好在校园内外布满了油桐树,每年的四月里大朵大朵的花开得灿烂,使我们乏味的生活里掺入了春天落英缤纷的一幕。
有一天,校园内凹凸不平的黄泥巴土路上,有三个穿着喇叭裤的青年映入我们的眼里。我注意到其中一个,个子不高,年纪比我们大不了几岁,戴着金边眼镜,眼里不时闪着智慧之光,脸上偶尔流露出亲切又和霭的微笑,有人说这个人是学校的化学老师龚文瑞,从城里来的,赣南师院毕业的大学生。
从那天起,我便急切想着龚老师什么时候能来给我们上化学课。可是,高一的时候未能如愿,他上高考补习班的化学课去了,真是遗憾。直到高二,我们才有幸领略他的风采,他生动活泼、口若悬河、激情四射、节奏快捷的讲课,每每令我们有快慰之感,同学们都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现在想起来,印象最深的事有两件,一件事是他们几个年轻老师打赌,好像是说看谁敢穿西装短裤进教室讲课,结果只有龚老师穿着西装短裤进来教室,因为他课上得好,便没有谁去注意或议论他的穿着;还有一件事,是我在他的教导下,化学成绩突飞猛进,但有一个叫做向英的女同学的成绩似乎总是比我好一点,有一次晚自习,龚老师为了鼓励我进步,走到我身边对我说,你敢不敢跟她比试一下,用一个学期的时间超越她,谁知道,说话间这位女同学正好进教室听到了我们的谈话,一时间三方都非常尴尬。
因为父亲过世的早,我的家境十分贫寒。受文瑞老师的影响,虽然我的高考成绩超过了重点分数线,我却填报了赣南师范学院。记得拿到通知书后,龚老师还特意到我们老家去表示祝贺。当时,我从水田里满身泥巴的跑回来接待龚老师,家里没什么象样的东西招待,仅仅是请老师吃了几块自己家田里种的瓜而已。之后,家庭经济困难的我,也没有去看望过老师。现在想来,怕是自卑的成分更多些,其实老师怎么会计较学生的贫寒呢。再之后,我分配到遥远的高安县,从事警察工作,老师也因为教学成绩优秀,调到了县中,后来又调到了附中,从此杳无音信。期间,只看过老师在国家级刊物上写过的一篇关于高中化学教学研究的论文。
我再次见面的时候,已经过了很多年了,那时老师已经在赣州银行工作,我也去警从教,从事我喜爱的教育事业,回归了我的初心。记得老师请我吃饭,彼此之间进行了一次深度的交谈。老师说,其实他爱好文学,特别是喜欢写散文。谈到散文,老师眼里放着光,思想更加灵动和深邃,几乎是滔滔不绝。老师对我去警从教,给予最大的理解和肯定,这给我之后的发展提供了自信和源源不断的动力。不久,听说老师选择了去赣南日报社做副刊主编的工作,干自己内心最喜爱的事去了。从有钱的银行到自收自支的报社,做出这样重要的选择,是需要勇气与智慧的。之后,又是十数年的时间,相隔千里,虽然彼此没有音信,但不同以往,现在的信息发达,百度、博客、微博、微信、公众号1上,经常可以看到老师的大作。老师那出神入化的笔尖,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终于,老师的思想得到了释放与升华。
前年,我们再次见面的时候,老师已经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明史学会王阳明分会副会长,江西师大及赣南师大特聘教授了。这二十多年来,老师为赣州的文史研究,为客家人树立自信,为过渡年代传承客家文化,为地方的文化传承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学生为此感到由衷的敬佩。
一蓑烟雨任平生,是苏东坡一生的人格写照,又何尝不是作者我的恩师,文瑞先生的一种思想境界呢?!
注:陈忠煜,赣县藉乡友,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福建省劳动模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