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圣朝-全球关注盛会中国好则世界稳
(词林正韵)
文/冯志清(上海)
明天——2022年10月16日,世人期盼已久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
此时,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中华大地,正洋溢着一遍喜庆气氛。而处于百年之大变局、百年未见新冠疫情肆虐的世界各国,人心思稳,自然把和平求稳的目光投向中国,聚焦北京金秋盛会。
众所周知,当今世界,因某个超霸帝国不甘日趋衰退,到处煽风点火,令全球各国百姓始终不得安宁。在当前国际形势充满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全球和平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的背景下,国际社会正在以更加浓厚的兴趣关注中国非凡十年取得的伟大成就,期待中共二十大继续为世界和平发展和合作共赢事业注入信心和动力。
国际社会关注中共二十大,是因为中国的稳健前行将持续为世界各国提供巨大发展机遇。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全球发展遭遇严重挫折,世界普遍期待有着巨大韧性和潜力的中国经济继续为世界经济提供动力。中共十八大以来的10年,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经济比重超过18%;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是全球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最大的国家……。如今,即将召开的中共二十大将科学谋划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国家发展的目标任务,全面擘画中国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随着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进,中国对外开放持续深入,中国为世界各国发展所提供的机遇更将前所未有。
综合国际媒体消息,国际清算银行总经理阿古斯丁·卡斯滕斯说,中国作为一个“非常有韧性”的经济体,将继续为世界经济增长贡献动能。俄联邦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久加诺夫指出,世界正满怀希望注视着中国。
国际社会关注中共二十大,是因为“中国之治”为人类政治文明发展不断提供新的启示。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持续稳健向前推进,从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到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从统筹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取得世界上最好的成果,到有效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日益展现出旺盛生命力,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相较于一些发达国家陷于政治失序、经济低迷、社会动荡,中国发展道路展现出的确定性更令世界瞩目,“中国之治”成为国际舆论愈发关注的话题。
赞比亚总统希奇莱马表示,中国的发展经验值得包括赞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学习和借鉴。巴基斯坦前驻华大使马苏德·哈立德认为,中国依靠以民主集中制为基础发展的治国理政体系,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国际社会关注中共二十大,是因为中国的大国担当将持续为完善全球治理注入强大正能量。中共十八大以来的10年,中国积极推进重大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中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显著提升,对完善全球治理、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作出了更加显著的贡献。从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到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从建设性参与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政治解决,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等中国方案,中国作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公共产品的提供者的国际形象越发深入人心,在当前变乱交织的世界中,中国展现的巨大稳定性和建设性力量赢得国际社会越发广泛的认可。
泰国前总理阿披实·维乍集瓦表示,中国领导人提出全球发展倡议、“一带一路”倡议以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等,为维护多边主义和促进共同发展贡献了积极力量。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罗斯·特里尔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展现了中国对同世界各国关系长远发展的战略考量,给国际格局新秩序的建立带来新动力。
笔者认为:归根结底,世界聚焦中共二十大,是因为“中国好,世界会更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有着轩辕尧舜故里兼善天下数千年优秀传统的中国,必将在当今世界百年之变的历史当口,力求中华百年复兴、自身不断取得发展进步的同时,继续同世界各国一道,为和平发展尽力,为团结进步担当,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开创更加安定、美好的新世界。特赋《贺圣朝》为评为纪。
百年巨变人思稳。
环球方寸。
牵连毫发,
蝶扇潮起,
叠加余震。
霸权摇坠,
鲁难未已,
不胜挠困。
纵观天下,
安民济世,
众盼尧舜。
——2022年10月15日凌晨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 委书 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新上海诗社副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