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雷晓明,原名雷小明。作家、诗人,有三十余年创作经历,从事桂阳历史文化研究多年。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桂阳县作家协会副主席。现为《华中文学》杂志社主编。作品散见《诗刊》《星星》《湖南文学》《羊城晚报》《百花园》《芳草》《散文百家》《鸭绿江》《黄河文学》《名家名作》等数十家刊物。曾获全国首届打工文学诗歌奖、全国红三角诗歌节诗歌奖、全国乡土诗歌奖、《小溪流》杂志儿童文学奖、《湖南文学》杂志文学创作奖、桂阳文学奖等奖项。著有诗集《在别人的城市》、长诗《驿动的散曲》,小说集《小三》,历史专著《郡县之韵》《印迹拾遗》。

夜的祈愿
1、
一只老麻雀,在深圳的夜空飞着。
飞到一个超市旁,眼前一位老人爬在卖水果车的摊前睡觉了。夜色已深,彩灯闪烁。灯红酒绿的色彩,笼罩这座繁华的大都市,也笼罩一颗孤独的心。
2、
这只老麻雀,从工厂的车间起飞,穿越过超市鼎沸,飞到了一家医院病房的窗前。它窥视一对年逾古稀的夫妻,躺在各自的病床,而拉长手臂互相牵着手。它解读着:这双手哟,牵着度过的爱,搀扶未来的路,今生来世毅然决然,还要一起走。
3、
这只老麻雀,从病房的窗前起飞,飞到一个雄伟壮观的广场。
带着两翼疲惫,栖息在一棵树枝上,望着迎风飘荡的旗帜哗哗作响。它聆听着:幸福和仁爱,悠远而美妙的天籁之音,传递给翅膀翻飞的力量。
4、
飞着飞着,扇动翅膀。忽然,远处忽然传来一声无助的忧伤:为何我眼里顿时含有深沉的泪水?因为快要脱落的羽毛,将会摔掉回归的祈愿。可怜窝巢里还有几只羽翼未丰的小麻雀,吧眨着眼睛,盼待喂养!
二姑所居的小镇在咳嗽
二姑所居的小镇在咳嗽,那声音一阵接一阵,弥漫在稻田的上空,隐隐疼在二姑的心尖。
二姑所居的小镇在咳嗽,工厂的炊囱冒出的浓烟,把屋顶飘升的袅袅炊烟
呑噬得一干二净,浑浊的工业废水沿着管道,让鱼儿跳跃的小河,成了散发臭味的涌流。
二姑所居的小镇在咳嗽,脉搏微弱,面色苍白如纸,在工厂旁的灯光照亮下,几乎挣扎在死亡的边缘。
二姑所居的小镇在咳嗽,年迈体衰的二姑父,在生命的岁月里走着,走到了泥土深处,如青烟一缕,悄无声息。
二姑所居的小镇在咳嗽,表弟整日捂着喉咙,疼痛开始像蚂蚁一样蔓延到肺部。最终表弟带着二姑和家人,
踏着迟缓的脚步,远离故乡!
写于2001年初夏
抓一把芬芳的泥土阅读中国
在这块辽阔而悠远的大地,五千年的根脉紧扎深深的泥土。三条江河:黄河、长江与珠江,流水依旧奔腾着
三条山脉:昆仑、太行与五岭,山峰依然屹立着!
在爱与被爱的日子里,我在故乡抓一把芬芳的泥土,一种疼痛的目光,凝视而伸向远方。久远的期待,是战马踏过的蹄印。一寸山河呵,就是一寸血泪。风尘与狼烟,在血水里倾听着出征的战鼓与雷鸣,融入千年的烟云与风雨。
当我听见一位从湖南韶山走出的伟人,站在天安门城楼,用湘潭口音向世界宣告,从鸦片战争开始,涂抹着百年的悲伤与记忆,刻进了那尊不朽的记念碑里。可今天呵,有多少人知道,一个个倒在这片土地上的勇士,
用鲜活的生命化成了泥土的芬芳,此时此刻,我亲吻着这把泥土的芬芳,
带着哽咽的泪水,阅读中国。
石头与人的交响曲
天空痉挛着,地球阵痛着。在火蒸腾却又凝结的时候,在力奔突却又停止的时候,石头诞生了。时空孵化着石头百万年的期待,人出现了。当人站立起来时,连太阳和月亮都感觉不可抑止的激动。
人的第一个创举,是用刚刚离地的双手,触摸着石头的沉默,投向逃逸的猛兽,血染红了石头的棱角。石头在一个失去日月的风雨之夜,用被撞击出的火星照亮人间。
石头被人磨砺着,发明了人类第一把石斧,第一簇石箭,第一颗亮着古朴之光的石珠,以及许多许多都是关于人,从石头创造的杰作。
石头,有人的抚摸,开启了智慧的心,找到了石头最初的美,有了永恒之歌,这是释放着力与火的歌。苍茫天地间,这首歌从几万年前延伸至今还合唱着。当尼罗河上的曙色,沿着守护在埃及金字塔前,斯芬克斯的目光漫溢四方。当坐卧在希腊巴特神农殿上的雅典娜女神,以宁静尊严的妩媚莅临于世。当中国北方的万里长城
随着飞驰的马蹄,跨过崇山峻岭,向岁月传递它报警的烽火。当明清朝廷的华丽和威严,矗立在北京皇宫石砌的栏杆上,当沉痛的缅怀,依附着英雄和亲人的墓碑。当易逝的美,被固定在不朽的浮雕石像里。当路和石桥弥合遥远的阻隔,把心与心连在一起。
这一切呀,这一切是被人的心灵思虑过的石头!这一切是被人的双手塑造的石头!这一切是石头与人演奏的交响曲!
南京的墙
一道墙,带着当年的弹孔,我想起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她寻夫哭倒了一道墙,我们用历史的伤痛将墙加固。
二战以后,中国人在南京城立起了一道墙,这是中华民族血泪之墙,也是让我们子孙后代永远铭记的墙。
每一次南京大屠杀祭日的钟声敲响,抚摸着这道墙,如同抚摸一道心里的伤疤!心哽咽,如刀割般刺痛,想起南京被日寇屠杀的三十万亡魂!墙,墙,墙。铭刻着南京城三十万亡魂的墙上,应该添上一个女作家张纯如的名字。
倘若日寇再来侵略屠杀,我用枪射出一颗颗愤怒的子弹。如果倒下,我愿化作南京城墙下的一抔泥土,为后人种上一朵和平的花!
风雨湘粤秦汉古道
在层层迭迭的山峦上,一条从桂阳通往连州的湘粤秦汉古道,让我的灵魂飞翔于历史间。风将秦汉的烟云切成碎片,雨将唐宋的故事缝成苍茫。它伴着记忆的悠远而悠长,它随着画面的延伸而伸展。悠悠的凉亭,承载几多的风雨,构架了一幅阡陌交通的丹青画卷。
当思绪随着马蹄印的青石板飞向远方,一队队盐丁和挑夫们,长途跋涉在空谷寂寥的山间古道上,他们的本能是渴望见到烟火,尤其是在日暮乡关和霜冷月残的时候,烟火,带给他们是家的念想。
层林漠漠烟如织,寒鸦一点伤心碧。
那踩踏得溜光的青石板遗落在荒草野外,那栉风沐雨的古亭,早己见不到匆匆的行旅,却还能让我想象挑夫们
在亭内歇脚抹汗的情景。长亭连短亭,是先辈灵魂不巧的象征。然而,当战马嘶鸣时,给人的感受是血腥的烟尘。
一道道山岗从历史画面闪过,一条条溪河从记忆场景奔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一骑红尘的典故背后,湘粤秦汉古道扬起了马蹄疾驰,洒落了多少人的血与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我站在历史深处,寻寻觅觅,许多传说与故事,撒落在古道旁的驿站里或是凉亭边。那些模糊的碑刻,远远厚重于一本本斑剥而发黄的史册。因为古道上每块青石板,凝结着一段沧桑的印迹;因为古道旁每座古凉亭
流传着一个鲜活的故事。
西风瘦马,尘埃落定。
在回往的旅途中,我发现一座静默的古桥,以骷髅的方式活着,似荒山野岭间的孤魂,若即若离,低吟悲歌。
修改于2020年3月24日
情在远方
一条哑默的小河,在一个冬天的黄昏里缓缓流淌。因离愁而阵痛,因阵痛而晕眩。心,折断了远翔的渴望。
苍天凝睇,晚霞拽着斜阳,诉说世间无声的荒凉。
春天来临,破碎的心绾在飞鸟的羽上。那条哑默的小河开始喧哗。欢笑,从流血的忧郁中升起。梦,盎然如大雁徘徊云水间。
幽谷的石头,释放久经凝固的声音,
筑入了天籁,从天空到大地,歌回旋着一个不死的期待。所有的高山在聆听,就在夸父逐日的地方,幻化出一片灿若云霞的桃林。
远方,那所依恋的地方。一颗心紧裹着,一座闭锁的城堡。爱是城堡的女王。自由是漂亮的皇冠。风铃和明月,描述着一个千古流传的旖旎。
沉积的忧伤,常在远方的浓荫里。
寻觅美丽的窝巢,不只是春江绿水上的白帆,不只是秋光在风荷间雀跃,
欲望的蜂蝶,浓艳多彩,越是相思,越是炽热。
远方,她的波光在梨林处,而那眼眸在哪里?远方,她的吻香在小楼里,
而她的樱唇在哪里?哦!情在远方
所有的日子都爱恋过。哦!情在远方
所有的日子都拥有过。远方,是生命的那颗露珠!远方,是生命的那道霞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