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各位文友去本文最下端酌情打赏,奉献爱心,支持平台建设。感谢!

董树印,笔名董素印,男,中共党员,大专文化,江苏省盐城市作家协会会员、盐城市散文作家协会射阳分会副主席,供职于射阳县行政审批局,在各级媒体发表各类作品200多万字,百余篇(档)作品受到国家、省、市、县单位表彰奖励,著散文集《岁月留痕》,获评首届鹤乡文化英才、全国首届文化界劳动模范——中国文学界劳模。

《与“鹊”为邻》
“喳喳喳,喳喳喳喳......”透明窗外,银杏枝头,喜鹊嬉闹声打破宁静清晨;睁开惺忪睡眼,嫩绿银杏丛中,只见一对“空中鸳鸯”时而头尾上扬喳、喳叫唤,时而两首相挨亲昵有加。十多年来,这一如诗如画的意境开启我全新的一天,时常让我收到喜从天降的获得感。
新宅落成时,我便在屋后院内栽上一株笔直的银杏。由于院外的塘水助力,秋黄夏绿,手臂粗的银杏很快长成参天大树,而这对恩爱喜鹊一年四季从未间断过从树上“鹊巢”中忙碌进出,孵育幼雏,快乐畅享。
想起这对“空中鸳鸯”入主银杏枝头,还有一段有趣的小插曲。
银杏植下第二年,便有一对小鸟忙碌了一个春天,在一人多高的树丫上筑巢安家。大约三四年后,小树长高了,枝干粗壮了,初春的一天清晨,院内突然热闹起来,喳、喳、喳......银杏枝头落满了不停叫唤的喜鹊,它们飞进飞出,刁着树枝,忙着筑巢,大概一周功夫,一座篮球大小、用无数根树枝垒起的“鹊巢”牢牢地镶在了银杏枝头。
我总觉得这座“鸟巢”好像有点不对劲。原来,这对狡猾的家伙看中了小鸟“居所”,请来帮手,强制将“鹊巢”建在了小鸟窝上;怪不得这几天一直有两只小鸟整天围在院内叫唤,忙于筑巢的群鹊毫不理会,估计“痛失家园”的小鸟对这帮不速之客实在束手无策,几天后只好含泪另寻高枝去了。不知是树大召风,或是喜鹊倚强欺弱,还是“栽下梧桐树,引得金凤来”。我心中一阵酸楚,不禁为被强行赶走的小鸟鸣不平。
鸟类之争与我何干。一阵喧闹后,银杏枝头稍稍平静下来,只是“喳、喳、喳”的鹊声取代了“唧、唧、唧”的鸟鸣,有时,体型硕大的喜鹊飞来飞去,似乎比悄无声息的小鸟增添了一点动静。
不久初春的一天早上,我还没起床,银杏枝头两只喜鹊不停地一边疯狂扑打着翅膀,一边“喳、喳、喳”叫个不停,开始以为在嬉闹,然而这样不停“嬉闹”持续了许久,情况异乎寻常,我赶忙起身出门寻看,只见两只喜鹊似乎被倒挂在枝头,拼命挣扎。我找来竹杆,企图将其挑开,无济于事,又搬来竹梯,快速登上去解救;原来,不知怎么回事,两只喜鹊双腿都被一根红色塑料线死死缠在了树枝上,怎么也脱不了身,眼看挣扎许久的喜鹊奄奄一息,我连忙用剪刀给它们剪开,并乘势将剪开的塑料线在它们腿上分别打个死结,变成了标签,放飞的喜鹊倒也没有大碍。
事后分析,可能是它们不小心将线带入鸟巢,才险些酿成毙命的恶果。有了前车之鉴,之后的行动可能格外小心,类似的情况再没发生。至今可见我赠送的“情侣戒指”,证明了这对“空中鸳鸯”恩爱久远。
看到这对恩爱的“空中鸳鸯”,时常想起中国民间传说“鹊桥相会”,每年的七夕,人间所有的喜鹊会飞上天河,搭起一条鹊桥,让牛郎和织女相会;因而在中华文化中“鹊桥”常常成为男女情缘,喜鹊自然也成了美好姻缘的代名词。估计这几年他俩戴着“情侣戒指”前去搭建“鹊桥”时,一定令众多同类甚至牛郎、织女都会羡慕不已。
是的,千百年来,喜鹊深受人们喜爱,是好运与福气的象征,许多农村喜庆婚礼时最乐于用剪贴“喜鹊登枝头”来装饰新房;喜鹊登梅亦是中国画中非常常见的题材,它还经常出现在中国传统诗歌、对联中,歌颂人们对美满幸福生活向往。
在古代,鹊曾被叫做”神女“,它具有感知预兆的神异本领。据说,鹊知太岁星之方向,鹊巢的开口总是背着太岁星;喜鹊鸣叫,定报喜事,不是客人来临,就是喜事将至;鹊能报喜讯,人们出门行事,如果听到喜鹊鸣叫,可以预知一定会顺利。
的确,与这对“空中鸳鸯”为邻,还真的沾上不少喜气。无论春秋冬夏,每天清晨“喳、喳、喳”的叫声得体适时,成了我和家人起身信号,因此,我们家也称它们为“报时鸟”;有时家里来了客人,时常见到三五成群的喜鹊在屋顶或树上嬉戏,像是在行“迎宾礼”,让人顿觉“喜上眉梢”之感。
娇姿媚影映楼台,“公孙”银杏胸襟开,惊落梢头新芽绿,只缘喜鹊报春来。此番意境,与“鹊”为邻,人鸟天堂之感不禁油然而生。

《空锁的“老宅”》
说起我家的“老宅”,不过才40年多一点。尽管不太久远,却很值得回味。因为,“老宅”凝聚着全人家的艰辛,承载着全家人的希望,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一路走来,遮风挡雨,风雨兼程。
早在1978年,我们全家8口人从风光旖旎的射阳河北岸,迁移到10公里以外的母亲娘家——全县农业学大寨先进单位千秋镇滨东村安家落户。当年冬天,我们家东挪西借了800元现金和800斤粮食,忙乎了一个冬春,建成了三间半不足100平米、当时在当地可算首屈一指的砖瓦结构房屋。从此,结束了过去祖代经受“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的恶劣居住环境。
董家砌起了“大瓦房”。消息传到了“老家”,赞叹声、羡慕声、嫉妒声频频传来,左右乡亲都在猜测,在这节骨眼上,这一家子能砌起这样的房子,真不容易,恐怕要花费“九牛二虎”之力。
邻人猜测并非无稽之谈,事实的确如此。
平心而论,在当时条件下,不用说能砌如此规模的“大瓦房”了,就连添置一件新衣服、一双新鞋子都觉得囊中羞涩,估计掂量半天也舍不得下手。因为,在当时的“大呼隆”年代,我们家注定如此。
由于父亲从部队复员后身体落下残疾,丧失了劳动能力,家里主要依靠母亲和姐姐们参加集体劳动挣工分养家糊口。那时,刚刚成年的姐姐们被视为半劳力,劳动一天只能得到半个劳力的工分,即使像母亲这样的强劳力,每天“评工分”时也不过得到男劳力的八成数;加之生产率水平低下,每个劳动日为十分工,收入只有1到2毛钱。本来工分就低,加上一家八口人的日常生活开销,全家人一年忙到头,等到年终“分红”时,如果说能“进钱”了那绝对例外,常常是习惯地又成了“超支户”。
穷则思变。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亲友的热心帮助下,母亲携家返迁娘家的夙愿终于成为现实。
为什么母亲返迁娘家的愿望如此强烈。因为她的娘家滨东村是全县农业学大寨先进单位,多年来,这里当时粮食和棉花都超过了“双纲”,是全县数一数二的农业高产先进示范点,每个劳动力收入在1.5至2元之间。也就是说,同样的一个劳力,在新家劳动一天的报酬,就相当于在老家劳动十多天的所得。经常听母亲说,正是如此巨大的收入反差,让她千方百计实现搬迁,改变家庭贫困落后状况,同时,也因此鼓足了她举债建房的干劲和勇气。
尽管这样,如此巨额的债务,当时对于我们这样的贫困家庭来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如果单凭挣工分还债,不知要还到驴年马月。
福无双至今日至。正当全家人为如何归还建房借下的巨额钱粮而犯愁时,农村“大包干”的改革春风从祖国大地上一路吹进了我的家乡。与全国千万个农村家庭一样,在没有“评工分”的歧视和压力下,我们一家人浑身增添了使不完的力气和干劲,起早贪黑,在自家承包地里挥洒汗水,大显身手,播种希望。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经过一年的辛勤劳作,剔除交纳国家统购粮食和农业上缴税款外,居然一次性还清了建房时欠下的所有债务,还略有盈余。
一年丰收还清十年陈债。这个过去连想都不敢想的事,如今变成了现实,令全家人欣喜若狂,尽情品尝着用勤劳收获的成就感。
一晃40年过去了。在改革开放的春风沐浴下,我们姐弟6人相继成家立业,都有了自己的楼房瓦屋,甚至还为自己子女在不同的城市购买了商品住宅,耄耋之年的母亲也随着我们颐养天年。经过翻修的“老宅”成年累月空锁着,多人试探着想购买,每次提及此事,都被母亲断然回绝,她说,这里可是我们的家呀!
是的,尽管这几间旧平房早已“风光”不再了,但它凝结着母亲一生的辛劳和汗水,里面装满了一家人的欢声笑语和酸甜苦辣,拱手让人,怎能舍得。难怪母亲时常一人不由自主地来到早已无人居住的“老宅”,前后左右转悠几圈,估计老人家每次站在“老宅”前扶今追昔时,也会平添几份欣慰吧。

四部大典同时征稿,欢迎投稿!
挖掘百万文化人才,让你的名字传遍世界!!
投稿热线:zhizuozuihao123321

一、四部大典是:
1、《走向世界:国际名人名作汇编》
2、《时代曙光:国人应该记住的百位文学工匠》
3、《上下五千年历代诗歌精华》
4、《中国梦的实现:大国诗文选粹》
二、投稿事宜:
1、诗歌(古体诗、现代诗、散文诗)、短小说、杂文、书画,均可投稿。
2、投稿资料请直接发编辑微信。需作者简介50-500字,作品3首(篇、幅)以上,本人电子照片1张,姓名、电话号码、详细通讯地址。
3、作品入选时,按照页码安排稿件。出版日期:计划2023年春。

喜迎党的二十大“我是中国人”全球华人诗书画拉力赛
请所有爱国文友踊跃参加本次大赛!!
大赛日期:2022年8月31--10月30日
投稿微信:zhizuozuihao123321
举世瞩目的党的二十大将于近期召开,届时全世界在同一时间向大中华看齐,60亿人的目光聚焦中国天安门。这次会议必将对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中国人掌握地球脉搏的伟大时代加速度将到来!
为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祈福中华民族蒸蒸日上,闻名海内外的“中国燕京文化集团”隆重发起“喜迎党的二十大我是中国人全球华人诗书画拉力赛”盛大公益活动!!!
一、主办:中国燕京文化集团(18大著名协会、文化传媒、文化微刊):
中国燕京文艺研究院、世界汉语作家协会、中华山水田园诗研究会、中华文化遗产研究会、中华世纪之光出版及文化推广工程委员会、中华文学艺术家联合会、大洋洲文学社、文学艺术精英传媒、汉语文化艺术传媒、中外华语先锋传媒、当代名家风采传媒、时代文化人物传媒、中华名人头条传媒、中国文学艺术名人档案传媒、传世经典文化传媒、首都文化国际战略编辑部、《世界名人录》国际编委会、CCTV央视节目会议礼宾书战略编委会。
二、报名步骤:
1、提交作品:古体诗、现代诗、小说、散文、歌词、书画等,均可投稿。
2、投稿请发微信(为提高沟通效率,本大赛不接受邮箱投稿)。附作者简介300字内,照片一张,详细联系方式、姓名、通讯地址、电话号码。
3、投稿数量:诗歌3--10首;小说、散文、杂文限3000字内;书画投稿,限照片5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