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喧嚣-宁静-寂寞
文/翟穆峰
今年雨水偏少,干旱成了常态,很多树木因受夏天持久的干旱和高温,枯死了不少。每当天空有乌云飘过,我们总盼望老天下点雨,可一次次盼望一次次失望。持续的干旱让季节的变化都变得异常,梅雨季节没有梅雨,过去处处发霉的景象没有出现,秋季来临,天气应该一天天变凉,可反常的天气依旧不停,国庆节期间气温飙升到38℃,宛如夏天又来到人间。三天后终于来了一场秋雨,气温陡降至24℃,虽然气温下降得厉害,我依旧喜欢很长时间没有飘零的秋雨了。坐在窗下,聆听秋雨打落在雨棚上的声音,滴滴答答或者稀里哗啦,那是真实的自然声音,它没有平时的伪装,也没有那么多的客套,更没有城市里厌烦的喧嚣。自然界的声音虽然没有那么韵味的规律,也没有那么矫情,但给我是那份亲切与安心。我们生活在大城市,自然界的声籁总是无法单纯地听到,每次回到乡下,家禽的打铃声,树上的鸟鸣声,草丛的蝈蝈低吟声,好像让我回归到自然。城市里的烦噪,总想着乡村的宁静,也许年岁见长了都有这种感觉。
宁静太久,又会遇上了寂寞。小时的寂寞,也许是太安静,有一种画面总让我久久不能平静,一位老人瘫痪在床,每天她的任务就是追赶太阳,坐在轮椅上,从大门一直望着远方,迎合早晨的太阳,直到太阳落山,她才拄着拐棍,又回到床上。在孤独的日子里,室内听不到人说话的声音,也许银针落到地上都能听到,此时有一个红头的苍蝇飞到屋内,嗡嗡地寻找食物,这种声音也打破持久的寂寞。忽然远处有儿童们的说话声,她像隔绝了几个世纪孤独,终于闻到人间的气息。一天下雨了,他也能听到远处的风声和稀稀落落雨滴声,只要能听到人间的声音,不管是自然给予的还是人为创造的,它们都将寂寞驱离得远远,使婆婆内心得到几份安慰。
一场秋雨,让我内心得到滋润,看到路边的小草在干旱中已微微泛黄,它们一夜之间又疯狂变绿,梧桐树的落叶,没有温柔的缱绻,它们像无数个星星粘贴在黑色的路面上,从上面走过,发出嚓嚓清脆声,软软的,像一层地毯,很舒服。只是清洁人员,面对他们的职责,不长时间,将它们全部扫入垃圾箱。秋天树叶落尽后,再也听不到落叶的声响,冬天的山外除了风声,就是一片肃寂。我们置身于自然,不停地在喧嚣-宁静-寂寞中切换,每一种状态都是我们内心的告白,只是生活中还有很多人花费浑身的力气,也无法实现自然的切换,我也越发觉得生活对自己有多偏爱。
Friday, October 7, 2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