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熊和平,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戏剧家协会会员,湖南省花鼓戏艺术研究会理事。著有《千车井短篇小说集》《草根》创作剧本选集,文章偶见于纯文学期刊和各大报纸副刊。
火烧葫芦寺的前因后果

火烧葫芦寺前后的故事光从文字上去读好乱,而且与红楼一梦后的故事从节奏上讲,很是搭不上调。
从一僧一道观赏灵石笑谈世间文章,到简叙姑苏甄士隐的恬淡生活,甄士隐梦不入太虚幻境,却听到了一僧一道的高谈阔论,后来救济贫困儒生贾雨村。葫芦寺起火后,贾雨村衣锦还乡,甄士隐流离颠沛,疯疯颠颠却为《好了歌》作出了深刻的注解,再后来贾雨村以贪污的钱财炫耀报恩后,变相索抱美人而丢掉官职。贾无奈流落民间,从教于外地私孰,当起了林黛玉的老师。后凭借一纸权贵荐书东山再起,印证了四大家族一荣俱荣的传说。重返庙堂后,雨村糊里糊涂断案,由此牵引出了波澜壮阔的贵族感情生活的成败历史……这一章的情景变得快。
就这一章而言,我估计曹雪芹先生花费多年就这些事写了很厚的文字,反复研读后,灵感大放光芒,是对已成的作品进行大胆删减而来。原因是他悟出了那个成品中有关于“情”字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分量。还有一个可能,他将一本完整的小说精心删节成了这一章 , 却奇迹般托出另外一曲无比广阔而又悲壮的乐章。这让《红楼梦》的思想表现更加厚重,文学意境更趋完美 !
葫芦寺火烧前后的快节奏的故事究竟要表达什么?甄士隐即是“真事隐”,到底要隐了什么真事?只能从文化的传承与溶合对历史的影响说起。
伏羲氏建立了以“家”为基本单位的生存法则,历经亿万年,以战争方式变革到“国家”建立。周文王在全面总结了历史教训后,对“变”字进行了深度解读,建立了“礼”和“乐”管理体制,周朝百姓获得 8 0 0 年的安居乐业。这让孔子为代表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圣贤们羡慕得不得了。他们在叹息现实混乱的同时,研究了“化”字。孔子直到五十岁才从《周易》中明了怎样化解社会战乱,挽救礼崩乐坏的局势。故首推崇“仁”。求同存异,天下大同的思想就是仁政的解释。从秦始皇到汉武帝,儒家和道家思想在人文社会中并不受广泛重视,有时还惨不忍睹。到东汉,印度的佛学又来了!南北朝达摩祖师带来了禅学,因水土不服,当时没能兴旺。唐玄奘去印度取回真经,成功治愈了唐太宗因玄武门兵变引发的心理病,方得到国家支持开始兴盛起来。
一路走来,历史是血迹斑斑的!
唐代以后,儒、释、道才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三个顶梁柱。
贾雨村即是“假托儒生”,在小说中是儒家代表。一僧是佛家代表,一道就是道家代表。曹雪芹先生试图把中华文化的来龙去脉,相互交融 , 用鲜活人物故事采取文学创作的手段,突破血腥战乱的局限,用温柔的文学艺术表达出来。他做到了。但后来他也只能让它延伸到风月情色的因果中去。因为文化无始无终,没完没了,红尘感情生活更具文学创作意义。
曾几何时,人与人之间冷漠了。怎么办?曹雪芹先生的大智慧看到了,“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这是他对社会发展的解读,也是文化大师对文化领航人的劝慰!以血泪化就《好了歌》深切地劝慰我们,人人都从我心做起,觉悟而不迷失,求正而不取邪,清净而不污染,社会就和谐了。这也是以不变应万变的方法。
真事为何要隐?因为超凡至圣的至真至善至美的理论不是人人都能读解的。它需要小说来演义出来,让仁者见仁,让智者见智,让索玩者有所得。
如果是曹雪芹用小说隐藏自己的家族史,用贾雨村来隐瞒自己的政治抱负,那你就理解错了。你切不可小看了文化大师的心怀,玷污了传统文化思想。
把真理隐到小说里的人物命运里去,再让小说的读者们从文学作品中人物命运的因果关系中悟出真理,修炼至真至善至美的人生境界。这才是大师的创作初心。
他创作的艰辛来源于一种责任,他怕打出去的拳头收不回来,他怕创作的人物故事污染了世人的心灵,带坏了社会风气,不能把大家带到正道上来。为此,曹雪芹流了很多很多的血汗。所以,小说一开始就让甄士隐随着一僧一道走了。这个“甄士隐”也代表着曹雪芹的心,他把心安到圣贤境界中。只有这样,方能自由大胆地书写人性,尽可能减少文学创作为社会带来的危害。
谁是王熙凤

我认定 , 王熙凤就是贾家的唯一掘墓人,也是四大家族的重要掘墓人之一。
细细地品来,发现贾母当家作主的时候,贾家发展得很好 ;王夫人当家作主的时候,贾家建设得很好 ;到了王熙凤当家作主,贾家就开始慢慢地败落了。这正好印证了一句古话 :穷无三代,富无三代。
传统道教创立神仙学说,劝导信仰的人们怎么样才能世世代代享受健康长寿、逍遥快乐、荣华富贵;大乘佛学教育世人离苦得乐,自我怎样求得生生世世无量无边的智慧、觉悟、能力 ;儒家思想同样是教导我们,怎样仅在这一生积极地取得成就,实现快乐和幸福。曹大师其实也是费尽心血在笔下宣讲儒、释、道三种学说那至高无上的哲理,用小说教导我们穷不必三代,富不会天长地久。但是现实生活中就有这样一种人,违背自然法则,弄得人们困苦不堪。大师很气愤(熙凤)这种人!王熙凤就是大师要严厉批判的这类人。
小说中,之所以写得她那么出色,是为了吸引大家关注她,不要和她一样。
小说里的王熙凤根本不知道,自己就是贾家唯一的掘墓人,更不可能会料到四大家族也毁于自己之手。
秦可卿彻底放下烦恼后,将贾家的时弊看得真真切切, 认定过错全在王熙凤。为劝导凤姐改弦更张,她也是用心良苦。临死前,托了一个梦给她,梦里并未直言,仅仅归纳三条建议提醒梦中人,可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但凤姐全然不顾,该怎么做还怎么去做,一手导演了贾府的败落。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于是乎四大家族也糊里糊涂地断送在她手中。王熙凤是怎样成功为贾家掘墓的?
她喜欢与丫头们争利。偌大个贾府的当家人,掌管着贾府的财政大权,却常常用尽心思剥夺丫头们的经济利益。贾府的丫头确实比别家的要实惠些,也比别家的规矩些。但在贾府仍是弱势群体,那本来应得的利益不该被盘剥。更不应该是自己的当家人歪曲家法,公开猎取。这个口子一开,不光是贾府内矛盾加剧,逆潮滚滚,更重要是延续到家外的腐化之气,必将引来凶猛的豺狼。
她任人唯亲,纵容手下贪赃败家。王夫人当家的时候,贾府建了一个大食堂,全家热热闹闹吃得和和美美。到了她当家后,贾府到处开小灶,大食堂花费没下降,小灶红红火火烧银子。 王夫人当家的时候,很多常用品是统一采购 , 统一分配,相安无事。特别是胭脂花粉和衣服布料方面对质量都满意。她当家以后,许多统一采购的东西不能用。各个主子们相互攀比,争相收购高档品。原来的这类开支并没有相应减少。为什么呢?因为采购人员所得的差事皆是从凤姐处行贿所来,注定他们要中饱私囊、以次充好来侵蚀贾府。凤姐的所谓精明就是,放任这些贪婪的手下,并成为他们的保护伞,自己却常常还叫苦连天地说“家大业大开支大,家难当”,以此来麻痹他人。
她极其贪婪,败坏社会风尚。她变相出卖贾府的政治和经济资源,谋取私利,掩耳盗铃。例如她将手中掌控的银库,利用手中权力通过社会渣滓去放高利贷,然后将本钱归还贾府,利润入私囊。看上去,贾府并没有损失什么 ;实际上,给社会上造成了很大的不良影响 ;纵容了社会恶习的蔓延,变相搜刮民脂民膏。其罪重矣!
她极不善于经营。她将贾府养家的钱用于奢侈享受,不扶植正业。我们老是埋怨宝玉不务正业、不求上进。却很少关注贾家的财力开支 , 大部分都支撑着奢糜而又低俗的生活。这种家境怎利于他走上正道,怎不消磨他的意志 ! 若贾府财力扶持教育,坚持勤俭,反对奢糜,支持高尚娱乐,这才算是善于经营。她却不去做。探春做到了,可惜好景不长。
她极其没有远见卓识。当家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沿着王夫人的模式,还将贾府逐步带入了灵魂麻木的深渊。她从不弘扬正气,从没有树立振兴家族的理念。她自己不能生育时,贾琏在符合体制条件下纳妾,怀孕了还受到她的残害。致使贾琏一脉香火断尽,且生活在没有未来的日子里。
她极其不务正业。秦可卿死后,她虽被邀请主持白喜事,得到了各界人士的认可。但这是她的正业吗?这是她的能力和才华吗?一个没有系统读过书的文盲,在文学大师笔下 , 怎能做出那么漂亮的事 , 而享誉府内外呢 ? 在贾府当家的管理过程中,她有过这样的精彩吗?
滚滚红尘,芸芸众生,家里家外,还有谁是王熙凤?
不成功的谋略家袭人

这一篇,我来侃侃这个不成功的贾府谋略家似的人物——袭人。
袭人是个大丫头,丫头就是仆人,如同我们现在的公务员一样。她服侍贾母时,心里眼中只有一个贾母 ;与了宝玉,心里眼中亦只有一个宝玉。在她的心里眼中,贾母和宝玉便是天!她是真的循规蹈矩,也从心的随顺环境,有很重的政治味道。
另外,她还是一个没有背景跟对了人,也明白怎么样去跟人的人。这样一来,袭人便赢得了地位和倚重。管理一二十名丫头,打理偌大的怡红院。我倒不明白她这个公仆,是把贾母和宝玉当着人民群众来看,还是当着能满足欲望的天堂来看。
论相貌,袭人肯定没有晴雯漂亮,这是合乎自然的,袭人在当贾府公仆的时候还有职业以外的奢望,她有所求必有所缺,有所缺必有所累,有所累必有所伤。再说欲望本来就让人变得丑陋。
她服侍宝玉的生活起居,可谓无微不至。从梳头洗脸、穿衣戴帽、吃饭睡觉到递茶倒水,袭人真正做到了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几乎从没有一丝一毫的差错,自然而然就得到了多情公子宝玉的宠幸。其实男人不光是要女人的美貌,他要这个女人能以全方位的迎合,来放纵自己的雅与俗,获取野与狂的快意。但凡自认为权高位重的人都有这个取向。如女有武则天控养男宠,男有李隆基霸占儿媳。对此等事,能司空见惯还忠实迎合的人不多,袭人做到了。为了似乎合情理又难以明言之私,她甘心情愿付出所有,这也是她唯一拿得出手的!
她在丫头中居优位,从不大张旗鼓地策别人的是非,也善于处理利益关系,尽管也有阴险的言行,但能得到别人谅解。她获取贾府上下的认可后,肆无忌惮的与宝玉水乳交欢。他奢望晋级当偏房!
苛刻保守的王夫人却无原则的包容她,根本不像王熙凤那样心胸狭隘,放任她冲破人文围墙。她确实为此欣慰过。她却纯朴得可怜!根本不知道王夫人只不过为了贾府未来,寄希望于她这个谋略家式的女人,为贾府生育懂政治的男人。
细细品来,她为职业以外的奢求确实没有真实的修过什么德行!她一辈子也不明白,福气赋予的机遇能赐与她岗位,岗位能让她的才华绚丽多彩,德行冥冥之中决定她的下场。她注定得不到向往的下场,成功对于她太渺茫。她那没脱俗的政治操守终究无法跃位!
人人都得为不纯真的感情用事付出,人人都得为付出负责,人人都得为实践正和善背负因果报应。生活和文学都摆脱不了这个!你袭人怎能例外。
蒋玉菡的花轿里载满了她的凄凉!离开《红楼梦》,她得去走新的路程。她得从头修炼,直到超凡脱俗。否则嫁蒋玉菡,将来还会遇到寒冷。然而,在她看来,自己就是一条无缘无故遭受世俗迫害的可怜虫。现实,是多么的无可奈何!
袭人的命运让我想到了某些人。如果你想要经营出比袭人还好的命运,除了清正廉洁的为人民服务,还能做什么?不要将自己的恶习归罪环境,这个借口,我们明天真的还不起 ! 每一个人都是一份环境,人人都应该从我做好。袭人还可以有花轿抬出《红楼梦》。而我们,如果贪赃枉法,骄奢淫逸,那不久的将来是什么样的结局?
沧海横流,究竟多少美梦可以修成正果,多少岁月可以从头再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