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悟 】
一个人,每临大事时需要静气。
静,是老祖宗推崇的大智慧。
遇大事先静。《大学》里告诉我,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保。所谓“心收静里寻真乐,眼放长空得大观。”说的就是一个人内心不静,很难真正思考问题,那么,做人做事也一定会娇矜,浮躁。一个安静的人,他会在当今现实生活中,仔细观中审时度势。同时,他会更容易深入思考,从中获得的有用的人生感悟。
我以为,童年时的朋友让我最难忘。
虽说几十载春秋过去了,但仍如一杯浓茶馨香萦绕,引人反复品味。人生百年,漫长的人生之路交上好友不易,成知己更难。
在贫困颓废时,得一知己,会激励心志抱负,应该是人生之幸。
在孤独寂寞时,知己相伴,共话趣事,驱走愁忧,应该是人生之喜。此的知己,如初春的花儿,淡雅的清香飘然而至,惹人沉醉。
岁月不饶人,当暮年来临时,应心静如水地明白:老来之福,不再是占有,贪婪;这个福也不由你主观、策划。
老来之福,在于随遇而安,及时行乐。一切的一切,都恰到好处,缺了不可,过了便错。生命是质量与数量的统一,但质量第一,数量并不是生命的唯一追求。
我以为,仅仅这一点,长寿的前提是能自理,是不麻烦或少麻烦他人。不然,正如孔子所言:长寿多辱了。自然这个“辱”就是失去了尊严。
(2022.10.13.夜)